除了上海高三考生即将踏上高考考场,其它地区的高三毕业生,要么正满怀期待,等待录取结果,渴望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从而开始自己梦寐以求的象牙塔生活;要么因为高考分数不尽如人意,正犹豫着需不需要补习,把失意用一年的时间变成得意,他们中一些人的心情,也许就像以下的一位考生吧——
"原本的信心满满,老师家长的充满期待,如果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一切皆大欢喜。可,事实上没有。我落榜了,我不是缺乏再来一年的勇气,而是害怕看到那些对我满怀期待的炯炯的眼神。不喜欢别人给我抱有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从来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弓腰低头是我的常态,但是我是否真的可以再来一年,不去看别人的目光,只是向上走,做一个从不畏惧的人……"
一般而言,成绩不理想,高校不理想,甚至专业不理想,都可以选择补习。这些年,我每一年都会感叹,有的孩子在大学都读了一年半载了,却又"浪费光阴"一般返回母校补习,那他们为什么不早一点开始自己的补习生活呢?正所谓"与其等待一艘横空出世的诺亚方舟,不如做自己的一叶轻舟"。我身边真正通过补习改变了自己一生轨迹的同学多的是,甚至不乏补了一年,不满意就又补一年的"超级马拉松"选手。
据说,有以下补习属性的高三毕业生都可以选择"从头再来"——
一、高考发挥失常,潜力巨大。
比如平时月考500分,但高考某科目明显失误,没有考出正常水平,剔除难度系数因素,只考了450分,那这种同学自然可以选择补习。
又比如,尽管考出了580分,但各科都不算超水平发挥,且语文和外语明显少考了三十分。
二、能控制玩心,危机意识强。
如果一位同学个性外向,活泼好动,爱好广泛,玩心较重,那要么选择一个管理严格的学校,去遭一年"活罪",要么就不如先上个一般大学吧。
正常来说,危机意识强的同学,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甚或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因此"监管"好自己的时间,这样的同学一年长几十分,尤其是理科,一点问题没有。
三、情绪稳定,抗压能力十足。
从来是情绪主义者的同学,就不建议补习了。复读一年,要经受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荷,如果本身情绪波动大,甚至有抑郁倾向的,很难承受比读高三更大的压力,则不要再选择复读。
还有,考试心理素质要好。笔者教过一位补习生,文科的,平时小考总是名列前茅,但一到关键时刻,比如一诊二诊,尤其高考,基本就是坐过山车,成绩基本是连她自己都不好预判,这样的同学还是先进大学算了。
四、复读意愿强烈,志向高远。
凡是别人再三劝说,才勉强补习的,这样的同学一年后进步空间也不太大。反而是那种有时连志愿也不填报,直接就让父母载到新学校去补习的,成就往往出乎意料。我有一个学生,连高考成绩都没好意思拿,就告诉父母自己接下来就是证明自己,一年后居然长了近一百分,进了南京大学。
有两类人补习要慎之又慎。一种是自以为是,想当然。比如看到自己数学只有五十分,其它科目尚可,于是想,这一年我全力以赴整数学,长个五十分没有问题。这种同学想过没有,你整了十多年数学都"纹丝不动",一年就大上特上了?而且别的学科不尽力,还可能掉几十分,此消彼长,你一样不大可能有大前途。连岳说得好,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不能只想着一步登天,佛祖也得一步步修行,我们凡人更应该做足笨功夫、慢功夫,才能熬出人生的好滋味。
另一类人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现在补习费用较高,家庭难以承担的话,还是要替家人考虑,早点读大学,以后早点工作为好。毕竟以后还可以通过读研读博和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
补习很遭罪,但补习不丢脸。补习一年,不少同学因此完成了对学业和学业以外生活,全然不同的领悟。就如同杨绛先生说的一段话那样——: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还有就是,真正开始补习新生活的同学,就开启了一段迥异的"救自己"的道路,所以一定在接下来的时间,认认真真,全力以赴,如同陈丹青先生说的那般——
"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