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去鲁迅化”10年有余,他的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为什么?

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文坛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虽然他发表的作品并不多,但却意义重大。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仅凭这点我们就无法否认鲁迅的成就;除此之外他还聚焦于社会最底层,深度刻画底层人民的生活与精神状况,只为唤醒民智,激发民主意识。

可是这些年来,鲁迅的作品却被一部部移出教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到底想要去掉哪些东西?

成长中的鲁迅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城内东边的周家,鲁迅祖上在封建王朝体制下也算是个大户人家,住的就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宅院,家中还有丫鬟和保姆伺候。

可惜鲁迅并没有享受太多这样的物质生活,因为在他13岁时祖父周福清因事入狱了,父亲也在这段时期病重,导致家庭生活一落千丈。

那时候鲁迅已经在三味书屋学习,但因父亲身体的原因,他更愿意去当一名医生,而不是在学堂读一些没有用的古文。况且这些书籍他小时候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现在读起来显得异常枯燥。

1896年,父亲因病重去世,随后鲁迅一家遭到叔父的排挤,不但不愿意给他们分房,还打算剥夺他们家的全部财产。

即便艰难鲁迅也没有向生活妥协,他于1902年同钱均夫一起前往日本公费留学,后在弘文学院毕业后决心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

在一次偶然的课间活动中,鲁迅看到了日本学校播放的“日俄战争教育片”,顿时明白所谓从医只能救一家、百家,却不能救四万万中国人。于是毅然弃笔从文,专职文艺译著工作。

回国后鲁迅有段非常迷茫的时期,那时候正处于民国的动乱,北京方面各个想掌权,张勋又率领辫子军打算复辟,最后发现不过是一场笑话。

但当时大多数主流媒体被统治阶级掌握,鲁迅空有文学内涵奈何没用武之地,只能在北京教育部混个闲差,这是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极力推荐的。

真正让鲁迅名声大噪的是“新文化运动”爆发,受到北大的邀请,鲁迅在1918年写出了《狂人日记》自此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以现代格式、白话文体创作的短篇小说诞生了。此后鲁迅便在《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在民国那个混乱的时代,鲁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死地》是为了抨击民国政府段祺瑞的暴行而创造;《彷徨》同样表达了鲁迅对封建主义彻底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后来这些作品中有部分被编入了语文教材,供后世读书人鉴赏和学习。

为何要删除鲁迅作品

但就在近10年我们发现,鲁迅的文章竟然正逐步移出教材。他的作品敢于揭露黎明前的黑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直到现在,鲁迅在文坛上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那为何教育部决定放弃鲁迅的文章,不再让其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呢?

“去鲁迅化”毕竟是一项影响重大的决定,当初教育部下定决心时,也给出了相关理由。首先第一条:鲁迅的作品中太多错别字,也可以说是“通假字,这无疑是加大了中学生阅读文章的难度,而且还容易传递不积极的思想。

如果学生过于喜欢鲁迅的话,他甚至会以写通假字为荣;要是因此养成习惯,那无疑是一种灾难。

这倒不是说鲁迅文化水平过低,只是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文字正实现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一些我们认为的错字,确是那个年代最正确的写法。关于这点我们完全没必要怀疑鲁迅的水平,他曾在教育部专职研究过戏曲和古碑文,对文字领域最为敏感。

其次,鲁迅的文章太过深奥难懂,不管是中学生、 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很难通过阅读去理解鲁迅笔下那个被压迫的社会,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被剥夺,活着宛如一具行尸走肉。因为文章层次太高,所以教育部在尽量减少鲁迅文章。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被大家认可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那么多世界名篇,有些文章在深度和内涵上要更隐晦。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作品,我们未曾接受过他们的文化,自然很难懂他们的作品;如果因困难要删文章,不应该先删他们的吗?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鲁迅作品太过负面,讽刺意味太强烈。如果细读鲁迅作品就会发现,他讽刺封建政府、讽刺民国政府,甚至讽刺一切掌权者的嘴脸;因为那时候人民被压迫的喘不过气,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揭露真相。

可是你看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美好的新时代,没有压迫,没有奴役,我们也不需要反抗任何人。

教科书因为要传递正确社会价值观,因此便需要与时俱进。鲁迅的文章、鲁迅的精神或许在民国时期熠熠生辉,但他确实不太适合现代社会,因为过度的讽刺会扭曲一个人的三观,让其变得愤世骇俗。

结语

不管怎么说,鲁迅在读书人的心中仍然是一座大山,这和其作品是否在教材中出现没有丝毫关系。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鲁迅在文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