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男生两年不回家, 只因当初被逼放弃哈工大, 母亲: 我这是为你好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选择中度过的,每一次选择的背后都是不一样的人生旅途,而高考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选错了方向就很容易走了弯路。

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都是慎之又慎,思虑周全后再做决定,但是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方面,家长和学生考量的点可能会不一样,从而产生矛盾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大多会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但最终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们喜欢就行,不过有的家长习惯“说了算”,在这种人生大事上也想左右孩子的决定,最终闹到不可开交。

男生两年不回家,只因当初被逼放弃哈工大,母亲:我这是为你好

我们常说“哪都不如家好”,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学生也学会体谅父母,尽可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但并非所有家庭都和睦,有些学生就因为某件事和家长产生了隔阂。

一位母亲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儿子当年高考的时候,想报考哈工大,但妈妈却坚决不同意,觉得离家太远,担心孩子会不适应,也担心自己太过牵挂,就让儿子填中山大学或者是华南理工。

但是这与男生的想法出入很大,于是就和母亲闹起来矛盾,而母亲为了让儿子“就范”,选择以死相逼,最终男生虽然妥协了,但心中就种下了“怨恨”的种子。

男生也如家长所愿被中大录取,家长高兴得不行,但男生却郁郁寡欢,带着愤愤不平的心情去上大学,从此和家长的关系就疏远了,平时也很少主动和家长联系,妈妈的关心得到的也是冷漠的回应,就连毕业典礼也不让家长出席。

不过男生还是非常优秀的,一路从本科、保研到读博,最终活成了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但却因为心存怨恨有家不愿意回,据妈妈所说已经两年多没回家了。

于是男生的母亲就将此事发到了网上,想要寻找共鸣,虽然言语中也有失落后悔的意味,但很多人发现只不过是来求安慰的,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反对也是因为爱护你”断送了男生的梦想,也因此与家长产生了隔阂,妈妈的苦楚让人感慨万千。

对于男生的“绝情”,家长感到很伤心,但网友却有不同看法

男生因为家长的“强制”决定,错过了自己心仪的院校,因此心中有怨恨也可以理解,但是家长却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对男生的“绝情”感到失望。

网友对于这件事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大多站在了男生的一面,觉得家长确实管得有点太宽了,毕竟未来的路是要学生自己走的,家长如此干预是自以为是,总拿亲情或者是过来人的经验去限制学生的发展,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但也有人觉得家长也是不希望孩子跑那么远,结合了各种因素去替孩子考量的,只不过用错了方法罢了,男生就算不乐意也未免做得太绝了一点,就因为这点事就伤了父母的心实在不应该。

不过从笔者的角度看来,这是很多家长的通病,总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安排孩子的一生,但恰恰忘记了尊重和理解和孩子的选择,因此产生隔阂也是自作自受。

希望这位妈妈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和男生开诚布公地谈谈,也许男生也只是在等着妈妈的一句道歉,只有解开心结才能改善关系。

真正的爱是放手,而不是以爱之名去管控,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确实不成熟,在很多方面思虑不够周全,家长有担忧也是情有可原,但家长能做的是引导和辅助,而不是想当然地去替学生做决定,更不能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否则只会反噬自身。

在选择专业和学校上面,家长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把优势与劣势都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懂得尊重学生的选择才不会损害亲子关系。

另外家长可以将“丑话”说在前面,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辅助学生去综合考量,但是一旦学生选定,那么家长就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帮助学生去度过学习和就业的困难,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过多的管控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笔者寄语】或许家长和学生的想法不一样,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日后有好的发展,所以在遇到矛盾的时候要找到“平衡点”,学生不要一意孤行,懂得听取家长的建议,而家长也不能太过强硬,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既能减少矛盾冲突,又能做出最优选择。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人生大师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