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负面情绪, 退退退! 考试不是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高考是人生中关键的一个坎,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标,然而如果成绩不尽如人意,引发自责自卑情绪,如何面对、及时调整?

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及早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适当做好心理调节?

对于考生而言

接纳结果,调整心态

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于高考生而言,考上理想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从此一马平川,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意味着人生从此无路可走。

虽然现在有遗憾,但自己也努力奋斗过,何不坦然接纳,勇敢面对,相信未来的机会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自己不放弃,依然可以开启新生活。

充实生活,增强自信

不妨利用考后的假期,学习一门新技能,骑车、游泳、插花,或者进行社会实践,当志愿者、勤工俭学等。

这些都可以很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还能转移注意力、开阔视野、增加自信,从自责自卑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感受真正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同时也要记住,如果无法从失利的阴霾中走出来,要懂得及时求助家长、老师和心理医生。

对于家长而言

不要过分“关心”

考试之前的紧张备考,考试之后成绩的不如意,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很需要有一个自由的舒压空间,可以自我支配的活动方式,因此容易对父母的过分“关心”表现出不耐烦。

所以,父母要保持适度边界,不要过多干预,而应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评价、指责,更要减少失望情绪的流露。

多些鼓励交流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多陪孩子聊聊天,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在合适的时机坦率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讨论暑期安排和未来规划等。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同学、朋友交流,帮助孩子尽早回归平和的生活,恢复身心平衡。

有些考生会对高考后的未来人生感到绝望,可能出现极端行为。因此,尤其在分数公布后,家长要及时发现“异常信号”!

考试后,大多数孩子喜欢睡懒觉来放松,但如果成绩出来后一周,孩子还是精神疲惫、睡不醒、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可能就不单纯是考后休整放松能解决的问题。

家长应细心观察,别放过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如果孩子连续多天出现睡眠问题,加上胃口差、易流泪、动辄发脾气、待人冷漠,不愿和人见面、交流,就应考虑孩子陷入抑郁情绪的可能。家长除了多开导,更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以免情况恶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