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悲哀! 曾经红极一时的专业, 如今招不到人了

最近,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工作差不多结束,然后出现一个专业崩盘的情况,土木类建筑类专业招不到学生了。

建筑业界第一流的名校,同济大学在在河南的提档排名跌到4万之外,不止同济一家,武汉大学针对土木工程方面的实验班在河南也没有招满,东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也没完成招生计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土木专业均出现计划余额。

网上,建筑和土木行业的人都在劝退,讲这一行又累又苦还没钱。之前微博上有个同济的教授吐槽说,自己班上的学生们一个个去考公务员了。

这事不简单,里面透露出一个规律,那便是高端岗位民工化,中国经济的后劲与此密切相关。

高端岗位民工化,是什么意思呢?我仔细解释。

1

在十几年前,建筑设计师这个专业是王牌专业,绝对是炙手可热的高端岗位。

先从经济大环境讲起,98年中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商品房开发,那一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仅有33.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6%)。

中国开启基建狂魔模式,全国各地盖房盖楼真忙,1998-2007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速仅有12%,而房地产在拿地和新开工面积上的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1%和17%。

学土木的、学建筑设计的学生,赶上了好时候,收入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当年中铁一局来同济大学招毕业生,根本不看成绩,签字就给一万块安家费。

名气小一点的施工单位,也会许诺分房子,还许诺带女朋友来立刻安置体制内工作。

2013年是地产商战国群雄争霸的高峰期,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对属下说:“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

碧桂园第一位年收入过亿的区域总裁刘森峰等几个高管,都是建筑专业毕业。

在1990年代末到2016年的时候,建筑设计的新手也有钱赚,一年赚个二三十万,不成问题。对于70后80后群体而言,大基建是个风口红利,谁在报考的时候选这类专业,谁就拿到了跻身中产阶级的一张VIP通行证。

2

但是,建筑设计行业衰退的根子,也是这时候埋下的。

红利期迟早有见顶的那一天,按到底见顶了就应该拼层次了,应该产生出顶尖的专业人才群体,可惜行业发展并没有这样,直到今天,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地位都谈不上高。

在中国的建筑行业,有个规律,国家法定长假前后是一年中工作最忙的阶段,因为很多甲方喜欢在过完惬意的长假后,问设计单位要图纸。

那么为了让甲方开心,建筑设计师只能苦一苦自己,长假加班,提前做好图纸。

在这行,设计人员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在产业链中没啥话语权。

你给政府部门做一个房产项目,过程中出现分歧,大家是听你的,还是听领导的?

在建筑设计这块,外行也可以指点评论,专家首要技能是揣摩领导的心思,至于专业技能放在后面次要位置。

跟万达恒大这些开发商合作,过程也差不多,建筑师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和修改者。

你去给设计一个小区或者CBD,住宅无非是几个户型的不断重复,空间设计都有成熟的样板,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大量制图,机械重复,枯燥乏味。

建筑设计专业人员没话语权,得不到尊重,高端岗位民工化。

而在西方欧美,社会有尊重专业人员的气氛,建筑师能在甲方爸爸面前挺直了胸膛,不卑不亢。建筑设计是不错的职业,很有社会地位,仅次于律师、医生这些老牌行业。

建筑设计这个职业本来是跟创意密切相关的,结果到了中国房地产业界,就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螺丝钉,只要你按部就班,不需要啥创意。

从这点来看,房企和工厂一样的,大规模的复制产品,在团队完成一个产品后,营销兜售,在市场推广,然后扩大再生产,再销售。

建筑设计在产业链里没啥分量,你只需要会绘制一般图纸就行了,而且都是在流水线上完成。因为行业特性,任何微小的细节变动都会给带来大量的修改工作,所以非常消耗体力精力。

设计这个岗位,乍一看好像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但其实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

今年,同济大学还有其他学校的建筑类相关专业凉凉了。

建筑设计从过去的热门专业,逐年降温,到现在,业界顶级,同济的建筑系都招生困难,这是必然现象。

行业进入后期,当风口过了,赚钱没那么容易的时候,才考验出真实底色。

2016年“房住不炒”政策出台,房产业有些扛不住了,到了2020年“三道红线”出台,房企的寒冬到了。

建筑专业马上暴露出自身的不足,过去建筑设计赚钱多,不是自身有多少含金量,只不过是运气好,赶上房地产大环境的风口。

世上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深耕,才能创造出更高层面的价值;而一旦这个行业急功近利,那么再高端的岗位也会很快民工化。

像IT这个行业,基本就属于类似情况,程序员先是批量化生产,然后又批量化下岗,而且比土木建筑的风口期更短。

美国的互联网产业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段,从微软到到Facebook,中间隔了三四十年,其中还经历了1990年代互联网经济泡沫。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尊重技术人员的工程师文化。

硅谷公司鼓励员工发掘自己能力,你的本职工作提前做完了,可以去尝试新的计算机语言,新的框架,发挥创造力,公司也不会管。

Facebook会允许员工有一部分时间不必做公司分配的任务,自己去研究有兴趣的东西。

这些事很多情况下,不会直接产生效益,但也可能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比如优化一部分功能,或者实现一个漂亮的用户界面。

反观中国互联网的大厂,你干这些事会被上司认为是不务正业。如果你业务水平很高,在短时间内就干完了本职工作,就会被认为工作量不饱和,久而久之,一个高效率的人会故意选择磨洋工。

中美互联网产业的区别在于,中国pc-软件-互联网的时间段缩短了,乔布斯那一代人在车库里鼓捣电子产品,到2000年后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中间时间线拉得很长。

于是,涌现出庞大的真心热爱互联网的群体。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浪潮来得太快太猛,于是这个群体的基数更少,存在时间也更短。

业界存在少数工程师文化较强的公司,去哪儿网是其中一个。创始人庄辰超是个数学天才,小学就会编程、大学就做了个搜索引擎。

但庄辰超这种人属于少数,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在乎啥工程师文化、创新探索精神,企业只要螺丝钉。

在高金吸引下,其他专业的理工男一窝蜂转IT。报个速成班,学了半年,囫囵吞枣,就上岗写代码了。

在这种产业模式下,程序员的工资再高,本质也是个民工,因为可替代性强,非常螺丝钉化。

有个科技博主就吐槽过中国的互联网从业人员的素质:

以我这么多年的招聘经验(发出1000+ offer, 面试数倍人)来看,市场的供给情况比这个还要糟糕,或者说对于有志在 Android 技术领域发展的程序员朋友,前景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市场上90%的 Android 程序员达不到大厂的entry level(准入门槛),也就是狼厂的T3,给到正常应届毕业生的及格线。

注意这个讨论的全集并不是初级程序员, 而是全部相关专业的程序员。也就是说市场上很多工作多年的『资深』程序员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且不说绝大部分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 压根就没打算把基础打牢固。就是我们每年去985 211校招的那些对口专业,真正把基础学好吃透的学生真是太少了。

学java搞服务端的同学,有多少真搞懂了引用计数和回收机制?

做前端的同学有多少真的理解从用户事件触发到页面刷新,浏览器侧、网络、后端都发生了什么?

常见的算法复杂度放到实际应用问题中, 真没几个能答的上来。

这些可能在不少程序员眼中属于日常用不着的冷知识,可是真的到了生产环境中, 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 这些基础问题就能把简历上写着各种精通熟练的高手们难倒。

能照猫画虎用成熟框架把代码写出来是一码事,能高效交付高质量的工程成果是另一码事。

每次大规模校招,都不免要感慨一下学校的教育和业界的需求脱节。日常的社招, 更让人感叹,大部分程序员的工作都是重复, 没有在技术提升上起到什么作用。

一个互联网项目迅速上马,大规模招人,不管人员素质到底高不高。如果项目成了,那么你好我好,一切安好,如果失败了,就不留情地裁人。

产业批量化生产出大批低技能的程序员,等发展高峰期过了,产业又迅速淘汰这批程序员。

整个行业充满了急功近利的焦躁气氛,老板急功近利,员工也急功近利,我们看,美国的谷歌微软等等企业,都是战略目光长远,不在乎一时的短期成本。

而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瞬间的爆发式增长后,缺乏动力,呈现出后劲不足。

程序员这个职业的火热期,从“数千毕业生抢夺腾讯一个研发岗”,再到“互联网大厂员工纷纷考公考编”,也才短短几年。

现在一些财经媒体预测,生物医药,新能源造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相关专业要吃香了。

我觉得,不尊重专业人才,任何行业都不会长久,如果不改变急功近利的模式,那么在下一个新兴经济里,高端岗位的民工化会再次重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