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77年高考舞弊案轰动全国, 邓小平: 严惩不贷, 否则穷人孩子没活路

自隋代以来,为了打破世家门阀的掣肘,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千年,让无数寒窗苦读的士子能够有机会施展抱负。

读书成为平民子弟跃迁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凝聚人心的利器,读书、参加考试也成为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人生大事之一。

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1977年高考

古代人们在“士农工商”中将读书的士子列为第一等,足以见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与世界教育体系接轨,实行现代化的高考制度,莘莘学子们可以由此迈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自1966年起,我国的高考制度曾一度中止,直到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突破重重阻力,提议恢正式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一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此项提议最终被采纳,国家对外宣布第一届高考考试将在1977年冬举行。

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之后,立即在全国上下引起剧烈反响,非常多的有志青年欢欣鼓舞——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走出农村、走出工厂,迈入大学了。

然而这一届高考并不容易,自1966年到1977年共有12届考生,年龄跨度巨大,甚至出现了父子同时参加考试的情况,全国多达570万人报名参加了考试。

而其中最终能够如愿以偿走进大学的,仅有27万人,平均每29个考生中,只有一个人能获得录取通知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第一届高考不仅对于考生来说困难重重,负责组织考试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单位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考试时间近在眼前,出题、印刷考卷、安排考场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紧锣密鼓地进行,而且在各个环节中都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题漏题。

为此,高考大省山东甚至还推出了一项“三光”的要求,即每个考场都要做到墙壁光、桌洞光和地面光,考生禁止携带书包书籍等物品进入考场。

而在印刷考卷这一环节时,河北省为了确保试题不被泄露,干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监狱印刷考卷。

试卷从排版印刷到装进牛皮纸袋贴上密封条的过程,共花费整整几十天的时间,全部都在监狱完成,在这样“严防死守”的看管下,真正让高考试题实现“绝密”。

高考恢复后的第一舞弊案

1977年,由于当时恢复高考后报名参加的人数众多,因此学生们大多都需要参加学校的“择优考试”,需经过学校的选拔之后才能报名参加高考。

很多应届生都会因为知识没有往届生深厚,而在学校择优的环节中被淘汰掉。

时任河北故城县县委书记马连宝家中共有六个女儿,前三个女儿都凭借着种种关系,分别在1973年、1974年和1976年被“保送”进了河北、北京等地的大学。

但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马连宝的四女儿还正在读高二,她没有参加学校的择优考试,在当时根本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的资格。

前面三个女儿走捷径上大学已经让马连宝尝到了甜头,因此他想故技重施,动用自己在官场上的人脉关系,帮助女儿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

马连宝联系并打点了河北故城县的文教局局长和招生办主任,说服他们在自家四女儿高考这件事上“帮衬一把”,就这样,马连宝的四女儿获得了参加1977年高考的资格。

但马连宝的计划远不止如此,他深知此次高考竞争激烈,仅在高二的四女儿本来成绩也不算突出,凭借她自己的实力很难金榜题名。

马连宝不仅希望四女儿能参加考试,还希望她能有个好成绩,为此他还联系到了负责考点的多位老师,几人聚在一起进行了一番精密的筹划和安排。

一般来说,考场上获取超出自己水平分数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抄袭,于是,马连宝特意从五十里外的考场中,跨地区调过来了四个成绩优异的考生,并修改了考号。

考试之前他们约定好,将这四人的考场座位皆安排在自己的四女儿旁边,好让他们为其四女儿“保驾护航”。

为了更加保险,考点责任人还亲自提点了这几位助考的考生,要求他们在考场上必须不遗余力地帮助马连宝书记的女儿,如果遇上了实在是不会的题目,负责人甚至声称可以直接询问他本人。

获取报考资格、安排抄袭之后,马连宝犹嫌不足,毕竟学生学习再好也难免会遇到不会的题目。

1977年12月15日,在高考第一科开考二十分钟之后,马连宝就通过考点负责人以女儿生病,需要给她送药为由将她叫出考场,然后直接在考场外问清楚女儿有哪些题目不太会做,好将答案送到女儿手中。

考试结束后,马连宝还找到县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请他到地区招生办为自己四女儿的招生录取问题通融关系。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县委书记马连宝带头光明正大地组织高考舞弊,底下的人自然也纷纷跟着效仿,马连宝女儿所在的故城县郑口考场乱作一团,毫无考试纪律可言。

有关系的考生可以随意进出考场,比平日里在学校还自由。

当时时任故城县招生办副主任的张砚生,在考场外干脆还组织起了“答题班子”,由专业知识深厚的老师组成,专门解答重点难点题目,并将答案传送进考场,有的考场甚至连外墙都被掏出了一个大洞,方便传送试题答案,而这期间竟然还出现了有考生因为外面的人送错了答案,而号啕大哭的情况。

这是万众瞩目的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故城县上上下下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组织高考舞弊的行为,几乎可以说是顶风作案。

很快,该行为就被举报到省和中央的相关部门,并由此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上报到了中央,在邓小平了解详情后十分震惊,并立即批示:要对此次案件违法人员严惩不贷,要求相关部门严查此事,否则穷人的孩子以后将会没有活路。

针对高考营私舞弊案的处理:严惩不贷

恢复高考是邓小平一力推动促成的,高考是振兴科教的关键一环,也是科教兴国的起点,因此,邓小平对故城县高考事件格外重视。

他表示:“不管全国招收多少名大学生,所有人都一定要参加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就不能要。不管他是谁的孩子,就是再大的官员的孩子也不能要!我算个是大人物吧,我的孩子考试不合格也不行,坚决不能‘走后门’。”

在邓小平的指示和督促下,针对故城县高考舞弊案的各个环节调查开展得十分迅速。

经过调查,故城县此次高考舞弊案牵涉的人员众多,堪称高考恢复后的第一舞弊案。

在县委书记马连宝的带领下,故城县有大批的官员牵涉其中,参与组织、协助舞弊的县直干部及教师人员达到75人之多,其中共有七人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属在高考中开了后门。

为此,故城县郑口考点的七百余名考生全部受到影响,考场秩序因为这七人而变得混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考出来的高考成绩也全无意义。

由于受到舞弊案件的影响,故城县郑口考点的其他考生成绩也都全部作废。

但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未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相关部门于1978年1月底针对无辜受牵连的考生们再次组织了一次高考。

1978年1月中旬,河北省委衡水地委就故城县高考舞弊事件,连续召开了两次常委会议,教育部也专门派人加入了调查组,参与进行联合调查,本次时间相关的作弊考生的成绩取消。

2月5日,衡水地委于故城县召开严肃处理原县委书记马连宝等在高考招生中严重违法乱纪、营私舞弊案件大会。

地委、各县委、地直、县直各单位负责人,故城县三级干部共一万余人参加大会。

地委书记分别主持会议,宣读地委关于对马连宝等人的处分决定,地委第一书记、地革委主任讲话。

2月8日,河北省委对故城县在1977年高考招生工作中违法乱纪、营私舞弊事件做出处理决定,马连宝作为此次事件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开除党籍,其他参与的人员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每一个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同台竞争的平台之一,高考不敢说绝对的公平公正,但高考给了每个人向上攀登的机会。

在如此关键的高考中作弊不仅会在法律上受到严厉的制裁,也会在道德上受到人民的唾骂,考生的作弊行为不是为自己搏前程,而是自掘坟墓,也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

河北故城县的这一起高考惊天大案,发生在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年,其涉案人员之众、影响范围之广令人心惊,必须予以严惩,高考面前,人人平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