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成年人——刚正不阿的壳子,放浪不羁的灵魂。
无论长到多大,事业做到多大,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拥有多高的话语权,只要我们见到老师,就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打怵……那是来自血脉深处的恐惧。
比方说之前疫情上网课的时候,一直饱受尊敬的同济大学副校长就“翻了车”。进课堂巡课时被讲课的教授当做迟到的学生“特殊关爱”,而校长:唯唯诺诺。
“顾祥林有什么话讲?”
“没有没有没有。”
“顾祥林有没有听懂?”
“听懂了听懂了。”
“那你给我讲一遍吧?”
“我……”
平日里校长努力营造的深沉形象荡然无存,只剩下被老师夺命三连问的惶然无措。而同样的场景,在年轻班主任们的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
加了好友之后,致力于窥伺的不止有老师,还有学生
很多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的当下,学生们拿到手机,能做的也就是social了。可有时候social也面临着风险,因为加过老师的好友,所以一忘了屏蔽,可能就是喝茶的命运。
每每表妹哭丧着脸从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她的班主任又在她发的中二自拍下“微笑”了。而之所以这么沮丧,是因为表妹在老师们面前营造的是一个“温顺”形象。
如今放飞自我被抓到把柄,苦心经营全毁了。不过唯一值得宽慰的是,她也抓到了班主任的小把柄。原来尽管做了班主任,遇到别的班主任训人,也会害怕啊!
这么一想,感觉自己和老师的距离又拉近了几分,因为我们都有壳……不是,是我们被老师训斥的时候都会害怕,这难道不是值得珍惜的革命战友情谊吗?
不过更多的情况,老师是在圈里吐槽学生。像笔者圈里也有很多位教师。他们几乎每天更新无数条学生的日常。如果不知道他们是教师,会以为这是什么冤种老母亲老父亲聚集地。
像学生们答题的时候可能对知识点记住一点,又没有完全记住,还想得分,于是就会根据已知半拉呵叽的信息一通再创作,什么郑板桥下西洋,什么李清照开辟丝绸之路……
好家伙,本以为我的卷纸是我们的小秘密,结果你转头就给我抖给了所有老师?学生看完,感觉“社死”两字已经压在头顶,而刚刚想和老师建立革命友谊的心思也到了九霄云外。
而作为知识分子,老师也是有一份知识人的自矜在的,所以时常会紧跟时事的自夸一波。比如这位教材料力学的老师,在赵冯离婚之时,狠狠的蹭了一波热点。
行了,知道你教材料力学把他俩都熬分了,但我还是要在大学谈恋爱,怎样?
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关于他们的刻板滤镜依然碎成了糖渣,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是,除了老师之外,一直被认为他在面前,我等“不能造次”的院长,也是如此可爱。
在研究生考试之后,很多学校都迎来了新鲜的研一生,院长作为“一家之主”,没有严肃的开枯燥的发布会,而是选择用一条小作文一样的朋友圈,幽默的表达了所有观点。
文风颇有韵味,本以为会很正式,没想到开头不过几句,“备胎”两个字终究让学生们眉头一皱,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院长的文风从此直接一泻千里。
而作为一个笑点颇高,但地处东北的同学,笔者在看到第七条的时候狠狠的共情了,怪不得海南总是被称为东北人第二故乡,就连海南大学院长,都惦记着东北同学的健康。
更可爱的是,考虑到研究生学习任务的辛苦,为了避免海大研究生将某些研究生共有现象甩锅到自己学院的风水上,院长特此声明“不保证毕业前头发完好”,让学生们哭笑不得。
这样幽默的院长让笔者不得不想起大学时院里的党支部书记,人长得很干巴,又瘦又凶,却会准时在每个单身狗不快乐的日子,为我们送上双十一红包祝福。
很怀念那些日子里早上醒来,看到群里双十一红包时的一声笑骂,因为这位老师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了。一想到曾经因为表象误解了老师那么久,就忍不住悔恨。
写在最后
承担着名为教书育人,实为“降妖驱魔”的艰巨任务,为了能够唬住学生们,老师常常很严肃。但我们要知道,老师也是活生生的人,比起愤怒发脾气,当然也更喜欢开心大笑。
而老师不得不愤怒,就是因为学生们犯了错,而这个错其实于老师没有任何直接创伤,老师愤怒,是替学生们这样错下去的未来担忧。也许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愈发理解老师的苦。
理解她们令人害怕外表下,隐藏着的温柔人心。#中小学开学#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