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高校教师们被频繁“借调”的乱象, 究竟能够几时休?

01一篇“借调”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同感

8月16日,看到某学术类公众号推送一篇题为《高校教师频繁被借调是一种什么体验?》的文章。

作者讲述了自己刚高校入职之后,分别被上级教委办公室写材料,以及下乡去开展帮扶工作的2次借调经历。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总结了频繁“借调”也给自己带来的5点困扰。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颇深。因为,自从去年12博士后出站,回到单位之后,一直处于被上级机关“借调”的状态。

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被4个单位“借调”帮助工作,短则1个月,长则3个月,“借调”的理由总是那么好听:发挥你的学历特长。

然而,正如《高校教师频繁被借调是一种什么体验?》的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那样,我每天真正做的不是搞科研、写论文,而要么是写诸如领导讲话、活动计划与总结之类的文字材料,要么就是成天做一些枯燥且无用的表格。

现在,我经常被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道:

你一位博士后不去搞科研,竟然天天做表格。不过,你大可不必伤心,因为你的进步很大,已经从最开始的‘表哥’,成功晋升为‘表叔’,再过两个月,你就能成功升级为‘表爷’啦!”

玩笑归玩笑,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我现在的状态和心情。在我看来,目前的“借调”的工作,不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是我们常说的“瞎忙”,而且工作强度过大,但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做给领导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忙”

在读博和博士后在站期间,我原本以为“白+黑”与“5+2”模式已经很变态,但被“借调”到了上级机关之后,才发现以上两种模式根本就是刚刚起步的标准配置。

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周末”的概念,而且基本每天晚上12点之前就没有离开过办公室。更要命的是,每天早上8点钟和晚上7点半都要交班,是“每天”2次!!!

本篇文章能够写到这里,正是我利用晚饭后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敲出来的(剩下的部分还要等到半夜回来后再写)。

对于推文最后,作者总结的5点困扰,我也相当赞同。

我现在的境遇,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耕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被上级机关借调,你干好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原单位的活你一天没干,等到评奖、调级的时候,你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要不然会引来众人的议论,领导也怕违反“民意”。

02借调之“乱”,背离了什么?

实事求是地讲,在高校甚至是整个体制内,作为一种人事应急补充机制,“借调”自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在时下,越来越随意、乱象丛生的借调现象,已经背离了合理的初衷,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亟待引起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加以整治。

一是背离了借调“救急”的原本性质。

本来是因为“临时性”“特殊性”紧急任务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如今转而变为“长期性”“常态化”的经常性行为。

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主要包括:

被借出的单位由于“失血”过多,本来应该借调人员干的工作却无人顾及,其他人苦不堪言。

正如那篇推文作者所说的:“毕竟我不在岗,该上的课由其他老师代,他们觉得跟着领导,这种好事全让我占了,辛苦的活全让他们干了,心里不平衡。”

同时,借调人员长期在其他单位工作,编制、工资却在原单位,未来发展晋升容易落得“两头空”,这也正是我目前面临的窘境;

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借调单位一些正式工作人员懒政惰政、做“甩手掌柜”的不正之风,等等。

二是背离了借调“应急”的基本初衷。

借调本来是为了解决借调单位工作之难的核心和初衷,转而滋生出以“借调”之便利、行别有所图之举,以达到满足个人私利目的的腐败行为。

比如:我读博时所在学校,有一位不甘心教学岗位的“青椒”,通过“借”真正实现了“调”,顺利完成个人“晋升”,成为上级机关的领导。

如果是靠真正的本领、正常的渠道实现晋升,本也无可非议。但我们都知道这其中不乏贿赂巴结,甚至是因人设岗、扩大编制数的腐败现象,严重扰乱了人事任用的公正公平。

03借调之“乱”,原因在哪?

从根本上看,借调现象之所以会频频发生,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还是因为高校,甚至是教育体制内对人员编制结构的核定不科学。

上级借调单位“需要借”,被借出单位能够“借得出”,这本就说明人员编制结构本身存在不平衡、不合理之处。

高校编制结构未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从而导致日常工作和人员设置不匹配,只能靠借调来完成任务。

其次,借调本身的制度建设存在严重欠缺。

借调,作为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一种非正式的人事交流方式,不同于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法定公职人员人事交流制度,其制度规范处于灰色地带,缺少较为成熟完善的约束、保障与监管等机制。

再次,调研单位在编人员的职业倦怠、懒政惰政,也是催生借调现象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原本应该由借调单位在编人员高效完成的工作未能按时完成,于是,就从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借调骨干人员来做,加剧了“忙闲不均、人浮于事”的恶性循环。

所以,为从根本上解决“借调”的乱象,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关键还在于上级机关应致力于端正思想认识,不断苦练内功,提高自身行政效能,避免成为借调中的“上位”单位,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管理规范、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人事管理工作局面。

由此,才能真正让高校老师们能够人处其位、人尽其职,避免出现“耕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这种令人伤心而又无奈的情形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