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内驱力”学习法, 让学生主动学习, 要想教育成功看这几点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每天的日常,对家长来说,日常却是督促学生每天学习。很多家长都有一句至理名言,“怎么就不能去主动学习呢?你学习又不是给我学的!”

听到这里,就会有很多学生表示不解,家长这么凶做什么?又不是不学了,只是学累了,想先歇一会儿而已。可家长却看到学生一分钟没学习,就觉得他在不务正业

的确,学生的主业就是好好学习。他们应该趁着自己思维敏捷的时候,将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里。但是他们也是未成年人,未曾体会过学习对人类社会运作方式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没把家长的话放在心上。

学习并不痛苦,“填鸭式”才痛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事倍功半

每当这个不顺心的时候,家长们都不禁想起“别人家的孩子”,同事家的孩子怎么就会自己主动学习呢?

其实,除了同事报喜不报忧的夸大其词之外,家长本身也会情不自禁的对自己家学生要求更严格,标准更高。这种心理也是导致家长觉得学生学习不够认真努力的原因之一。

其实,任何动物都有学习行为。比如猫猫狗狗的玩耍行为,其实就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狩猎本能。他们需要和同伴一起练习狩猎技巧,在猫猫狗狗玩耍的过程中,它们互相撕咬与追逐。

其实这并不是猫猫狗狗在打架,而是他们学习狩猎的练习过程。而猫猫狗狗在练习狩猎,也就是和同伴大玩一场之后,他们的情绪通常都会十分亢奋,我们做主人的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充实的心情。这便是动物学习本能的雏形了。

对于人类这种具有高等思维的动物来说,通过学习获得的成就感其实比猫猫狗狗要多得多。通过更多的学习,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经验,充实自己的内心,丰富自己的经历。

所以学习行为本身对一个正在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积极行为,而非痛苦与懒惰的源泉

死记硬背不可取,多多赞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对现在的学生们来说,他们从幼儿园起,大脑就被灌输各种填鸭式的知识,一些学生甚至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一直前进而不休息,就仿佛一个人一直赶路而不吃干粮、不去投宿,这样的路怎么会走得更远呢?

学习之路、教育之路与行人之路相同,都是学生和家长走在道阻且长又枯燥的人生之路中奋力前进。在这条枯燥又一望无际的教育之路上,学生和家长该如何携手并进,走得更加长远呢?

答案就是多多寻找旅途中的乐趣,比如行路虽难,但周边也并非全无风景。行人可以看看路边的花,眼前的树,背后的山,可以和旅伴一起讨论旅途中的见闻,互相搀扶。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要做的事情也是一样。

家长可以更多地赞扬学生的长处,让学生在鼓励中获得自信,对某一学科有自信了,才会越学越顺,越来越擅长。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学生容易感兴趣的问题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解某一学科的魅力,让他体会到数字之美,文学之美,语言之美,理化之美。

建立成就感和奖励机制,鼓励比打压要好,奖励比批评要好

比如,如果学生对天上的星星略有兴趣,家长可以装作很惊喜地邀请学生去野外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空。

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其实比家长要高得多。在学生探索发现新世界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在背后助力地推一把,学生就能乘风而去,从而了解到更多有趣的知识,甚至会反哺给家长,给家长讲述他探索到的奇闻轶事。

这时,家长不能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认真倾听并适当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才能继续感兴趣下去。等到兴趣发展到一定阶段,家长可以充当引路人,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物理学科的天体运动中,这样以后学生对物理的学科兴趣就不愁了。

只有家长从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多多鼓励,多多赞扬,学生在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中,才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与痛苦,才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继续信心满满的走下去

从小就培养兴趣、建立学科好感、提升兴趣浓度,总比在学生长大后,考试受挫时狠狠批评他来得要好。请各位家长试想一下,究竟是一直被鼓励要自信,培养科目兴趣未来的学习好,还是一味地打压和批评未来的学习好?

今日话题:你教育学生的心得是什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