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人才失衡现状: 大学生连年没工作, 技术人才却高达2200万空缺

少年强则国强,在国际竞争力日益增长的现代, 谁拥有最高端坚定的人才,谁就拥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然而,国家虽然给予了人才生长的土壤,提供了扶持人才的肥料,却仍然难以改变中国人才失衡的现状。

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发展当中,技术型人才的大量缺失,不得不让人们 将目光聚焦到了技术型人才短缺这个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短板上 ,引发人们的思考: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导致技术人才缺口已经高达2200万,技校却无人问津的局面?

中国高级技工现状

事实上,随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崛起,近年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给传统装备制造、物流等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产业变革。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工业的进步还暴露了制造业的另一个方面短板——高级技工的缺乏。

这个短板无疑是致命的,高级技工对于制造业的作用如同蛇之七寸,说是国家制造业命脉也不为过,而在制造业产业转型过程中,普通装配线工人的角色逐渐被大量设备所取代,高级技术人员的角色日益突出。

然而, 只有高等机械人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根据调查数据,预计到今年,中国高端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2200万,这直接凸显了中国制造业就业缺口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制造业缘何会发展成如今的偏颇局面,一直是众说纷纭,实际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样的隐患早就已经存在。

制造业刚刚起步时,金融市场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人们追求利益,自然会将选择定位定在金融经济市场这样获利多、见效快的行业,制造技术行业的缺口已经历史悠久。

当然,无独有偶,这样两极分化的局面并不是只有在中国才突出,在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着 管理层、技术层的人才失调,大大拖累了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 ,形成了较为矛盾棘手的局面,对于全世界的工业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

就业理念偏激

按理说人才失衡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或多或得,在技术型人才招生问题上应该会有所缓和,但是事与愿违,调查表明, 技术性高职院校招生依旧是困难重重。

基于两千多万的人才缺口,中国各大技校招生仍不容易。据相关报道,自2009年以来,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已连续6年下降 。与此同时,三年前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首次超过了本科生。

显然目前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的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各大技术大学却还难招生?这背后的原因是非常真实的。

实际上,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中, "读书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始终存在着很大的重量 ,当然,读书的确能够改变人生走向,但不得不说,仅凭这个决定在自己的人生也太绝对化了。

父母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绝大部分父母的心中,对于技术岗位的印象大多都还停留在多年前的脏乱差累上,比起技术岗, 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到真正的管理层工作, 这样似乎就能够"坐着办公室吹着空调赚钱"。

但实际上呢?有多少大学生在毕业季连年没工作,而 制造业的技术职位仍然空缺 。这样的失衡也许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但是不得不承认,严重失衡的情况,在今天已然成为既定的事实了。

也正是这种相对于时代来说较为偏激和单一的就业理念,才使得在当下社会的工作结构中,技术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配比越来越不平衡, 学校无法产出足够的人才,那么技术岗位的工作也只能悬而未决。 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如今的场面。

待遇不尽人意

其实,总结原因,一个岗位无法留住人才,无非因为这个岗位的薪资待遇不尽人意,这放在技术岗位上也是同理,技术人员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待遇。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吸引人的,社会地位待遇是留住人的。

"靠技术谋生"是技术人才的真实写照,用自己的技能为中国制造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甚至技术岗位往往是默默无闻的。

不像医生或老师的职业,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而且人们也以此为傲,因此在今天,技术岗位依然不吃香。

但是在以制造业为主决定国情民生的今天,技术岗位的待遇和福利虽然较以前来说有了不小的提升, 但是和管理层来比依旧差强人意。

很多技术岗位给予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工资低、任务难、事情多,比起轻松的管理层岗位来说,技术岗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

而"本事才是铁饭碗"的名言在人才辈出的今天也早已经被人们忘到了脑后,而一旦一个工作岗位失去了吸引力,那么也预示着这个岗位在时代的发展中失去了竞争力。

因此在快节奏的今天, 快速提升技术岗位的福利待遇,或者才是当下的主要任务, 切莫让技术岗位人才寒心,才是国家改变政策的主要目的。

当然,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国家承认技术岗位人才的重要性,不代表忽视其他人才的重要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在我国依旧都具有很明显的作用,都是国之根本,国之基业建设的其中一员。

中华民族向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岗位都是中国高楼大厦建立的一颗螺丝钉,纵然渺小,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唯有服务好我们的国家,才是根本之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