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52岁成大一新生, 报到时被查3次录取通知书, 因年纪大差点被拦门外

“家长请留步,学生进去就行了。”

“我就是学生,我是来报到的。”

这一对话,发生在52岁的大一新生鲁新林和学校执勤老师之间。开学报到,别人是家长送孩子,他却是孩子送家长。

1、校史上年纪最大学生

9月13日,52岁的新生鲁新林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报到。

因为年纪比较大,看起来更像家长而不是学生,差点被拦在校门外。鲁新林只好拿出录取通知书,老师们轮流看了三次,反复确认。

室友们看到鲁新林的反应也都是不敢相信,“我们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第二反应是好励志,这么大年纪还来学校读书。”

据了解,鲁新林本身是80年代大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于去年十月提前退休。退休后,鲁新林不想打太极钓鱼,想再当回学生,充实自己的生活。

鲁新林的入学让他成为了该校史上年纪最大的学生。今年高考,他考了411分,现在的目标是专升本。

年纪大了,退休后本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还能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坚持自己心中所想,选择考大学弥补自己的遗憾,这不是很励志吗?

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他的精神可嘉,但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

2、考大学是虚荣心作祟?

不支持的人认为,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大学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毕业生毕业是要投身国家建设中去的。

52岁还上大学就是在浪费资源,比起青年人的大学,鲁新林应该更适合上老年大学。

此外,有人觉得鲁新林考大学不过是虚荣心作祟。为了论证这一点,他们甚至攻击起了学校。

“你考入的这所学校,投档分才200多分,这是你心目中的大学吗?如果不是扩招,你把胡子考白了都没希望。”

“考入这样的学校,能满足你的虚荣心吗?”

很明显,这不就是在瞧不起专职院校吗?句句指责别人虚荣,殊不知把自己的虚荣心暴露了。

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也发表了看法,认为公共教育资源不是帮助退休人员修身养性的地方。

“一个已经退休的人员,已经不属于潜在劳动力的范围,你让他来上大学修身养性,属于教育资源的浪费。”

有网友甚至提出建议,把大学新生的年龄控制在35岁以下,美名其曰“别让大学成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院。”

面对这些质疑,鲁新林回应称,这是一种误解,尊重不同的意见,但不认同。

个人不认为高龄人员上大学就是为了求修身养性。鲁新林本可以安稳过退休生活,他是提前退休,有没有养老金还另说。

他上大学的原因是不想只过着打太极钓鱼的生活,而是想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即便身体抱恙,也坚持复习看书高考,考了411分。

再者,教育资源本就是谁有能力谁能得到,谁考的分高,谁就能录取。如果连一个52岁的大叔都考不过,还是多读读书吧。

近年,“50岁阿姨考上研究生”、“49岁宿管阿姨考上211研究生”等新闻层出不穷,为什么人家大龄考上研究生,没人说是在浪费资源,考上大专就是浪费资源了呢?

3、大龄读书是浪费教育资源?

大龄读书真的是在浪费资源吗?这不得不提起一位仿佛开了外挂的49岁阿姨,她不但自己考上了研,还把老公培养成交大副教授。

这位阿姨名叫原梦圆,是个不懂“知足”的女人。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能读书,但小时候因为穷,早早出社会工作。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结婚后,她发现丈夫也爱看书爱学习,便鼓励他去读。

于是,丈夫以大专学历考上郑大研究生、上海交大博士生,最后成了上海交大的副教授。

而原梦圆,为了鼓励儿子读书,自己考上了CPA,之后以超录取线150多分的成绩成为了复旦的研究生。

听起来就像开挂的人生,背后是勤能补拙的长期坚持。

她在节目上说起丈夫的职业,说才不过是上海交大的副教授。才,多凡尔赛。

这倒不是自傲,这种对进步空间的渴求感才是原梦圆一家人开挂的原因。

因为知道自己还能更好,还能再上一步,愿意去努力、尝试,所以人家做到了。

在我看来,这些考上大学、考上研的大龄学生们,就是持着这种信念,才达到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有什么值得嘲笑和质疑的呢,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