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庆小长假还没到, “新假期”就要来了, 学生或将迎来6天小长假

每个学生上大学之前,至少要经历十二年的学习生涯,从小学到 毕业,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们要经历小学6年、初中3年和 3年,不同阶段学生的处境也会有所不同,中小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争取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整个学习生涯期间,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唯一能放松的时间就是放假的时候,而学生们每年假期的天数基本上是固定的,除一些特殊情况外。

转眼间已经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学生们仅有的假期也就是十一国庆小长假了,一共是7天的假期,再放小长假的时候就是新一年的元旦了,殊不知还有一个“新假期”被提出。

国庆小长假还没到,“新假期”就要来了,学生或将迎来6天小长假

如今已经进入九月下旬,相信此时学生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和期待,每天数着时间盼望着国庆小长假快点到,但是在国庆小长假结束后,直到元旦就再也没有假期了。

实际上学生们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外,只剩下一个7天的假期了,过去还有一个劳动节也是7天,但是改着改着就没有了,这也让学生很是头疼。

为了弥补学生们假期太少的缺陷,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春秋假的概念,放假时间为6天,并且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春秋假实际存在的意义,已经有个别地区优先试行

实行春秋假的地区,当地学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春秋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春游或秋游等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们有时间接触大自然,到户外和大自然近距离接触。

春秋假概念是在“双减”政策之后被提出的,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降低应试教育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国家励志要培养出更加灵活的人才,去适应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真实地感知这个世界,而不是仅在课本上了解,将所学的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出来。

“春秋假”的概念被提出,有哪些长远意义?

实际上,教育部之所以会提出春秋假,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迎合教育改革政策的实行,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将大把的课余时间交还到学生手中。

以往的中小学生除了在校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被各类补课班、兴趣班占据,丧失了属于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活力和动力,特别是在面对教育内卷时,总是显得无精打采的。

应试教育约束下的学生们,过于看重分数的高低,使得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学习机器一般,只想着如何提高各自的成绩,却从来没想过更加灵活地掌握各科知识点。

春秋假就是为了给“双减”政策铺路,在短时间内想将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转变过来,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改变学生们的传统思维。

强行布置假期,让学生们不得不放假,这些假期时间则由学校或者家长负责安排,主要就是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生活。

当然,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在看到春秋假的概念时,会感到更加焦虑和不安,甚至因为过多的假期,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耽误他们今后的发展和前程。

为何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愿接受“春秋假”的概念?

毕竟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就在这摆着,并且升学率还在逐年下调,也就意味着学生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不管是分流到职高,还是只能勉强考上一所大专。

这对学生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家长和学生都不想有过多的假期,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小学、初中的学生已经补课无门了。

再加上学校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只解决一个学生的问题,势必会有学生会因此被忽略,导致成绩有所下降,这时又找不到适合的补课班。

落下的知识点不能及时补回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只会越落越多,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最后只能看着成绩一点点下滑,这是学生和家长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结语:

不管春秋假最终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学习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主要还是学生的心态,只有清楚地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才能争取考出好成绩。

你赞成增设“春秋假”吗?原因是什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