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亿元捐赠阵营比拼:33校获得55笔亿元捐赠,2校两年内各获得7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学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高额的经费注入,软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提升都是一纸空谈;我国高校经费来源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及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赠和个人捐赠的覆盖面都还不够全面。

在四大权威国际高校排行榜当中,高校捐赠都是重要的评比指标之一,因为校友及社会捐赠虽然是表面的经费往来,但侧面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高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社会认可度、校企合作等核心指标;更可以直接的分担高校发展经费来源,降低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教育部这几年的相关文件也多次表示,鼓励高校吸纳社会及个人捐赠。

根据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2020年期间,高校超过亿元的捐赠笔数已经达到了111笔,亿元捐赠总额已经突破了303亿;亿元捐赠似乎成为了评判高校实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毕竟实力越强的高校,校友就越容易聚拢财富,从而进一步的反哺母校发展;小范收集了网络上公开的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的亿元高校捐赠数据(不含亿元以下数据),供大家做一个直观的参考。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55笔亿元捐赠涵盖了33所高校,实力越显赫的高校,获得亿元捐赠笔数就越多。也可以粗略的将这55笔分为3个档位。第一档便是投资百亿为单位,直接建设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和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第二档便是10亿级别的,北大、上海交大、武大及河南农业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农业大学获得10亿捐赠,而其2022年总预算也才11.31亿,这样的校友来“一打”的话,估计河南农大就要起飞了;第三档便是10亿元以内的捐赠,厦门大学就获得了7笔,浙江大学7笔等;上海交大和南京大学都有3笔亿元捐赠。当然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双非高校”也有给力的校友拿出了亿元捐赠。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校友和校友企业基本都会选择在母校校庆时刻发起捐赠,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友文化”,而捐赠的额度也在不断被刷新;比如去年3月北京大学收到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捐赠的10亿元,就是北大建校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同年8月武汉大学获得的10亿捐赠,也刷新了捐赠记录。

随着捐赠额度的不断刷新,捐赠者们的想法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以前的捐赠侧重于基础学科建设和校园软硬件设施完善;而如今的捐赠则侧重于母校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从而助力母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再创佳绩;相对于政府固定的财政拨款,捐赠资金有着更自由的建设空间,但获赠的高校一定要做出科研成绩且明确向捐赠方及时公布捐款流向,落到实处,形成一个良性的双向循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