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我,寒门学子,9岁截肢后疯狂学习,读完博士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故事的主人公叫孙小军,出生于贵州农村。小时候的他调皮好动,不爱学习,上课不是睡觉就是闲聊,父母也觉得读书不重要。9岁那年,他意外地失去了右腿,却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父亲告诉他,考上大学,找个能坐办公室的工作,是他今后的唯一出路。于是他从此拼命学习,考上了985大 学,去日本读硕、读博。毕业后决定从事假肢研发,并成功地为自己造了一条腿。
从孙小军这段充满了传奇和励志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教育孩子的5个真相。
01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让孩子找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从无忧无虑的,觉得学习没什么用,浑浑噩噩混日子,到生病截肢让孙小军失去一条腿,父亲的一番话,让他感觉到学习才是自己通往未来的唯一出路。
从此,他开始拼命学习,短短时间内成为学霸。孙小军不仅如愿以偿地上了985,而且顺利读博、出国留学,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个伴身习惯,还实现了华丽的逆袭,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孙小军的经历,再一次印证了,最好的学习动力就是找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许多孩子之所以没有学习动力,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学习对自己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常常会觉得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是无关的,是父母和老师施加给自己的一个任务。
怎样让孩子找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呢?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长大后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他有了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后,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内在学习动力。前提是,
首先需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然后孩子才会为实现这样的人生意义而努力学习。
很多家长说,我们也问孩子“你长大后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他依然不会好好学习的呀。
之所以问了也没用,主要是因为,孩子只是口头上说“我想要成为……”,但他内心并不清楚自己说的目标是具体是什么样的,只是因为大人告诉过他,你要成为什么样什么样的人。孩子其实并不明白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他只是在为家长的期待而活,所以无法产生内在的动力。
我见过很多家长都是这样,他们会告诉孩子,你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怎样怎样,不努力学习,以后只能去挖煤、扫大街。但那是家长的想法,不是孩子的想法。孩子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学习同那样的图景产生连接,因为他们没有切身体会。
所以,首先得让孩子有着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其次那得真的是孩子自己内心的目标,他才会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
02
影响行为和结果的不是事件,而是想法
我们也见过许多和孙小军一样小时候遭遇过重大不幸的孩子,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却因此而自强不息。为什么同样的不幸事件,有的人变得悲观绝望,有的人却能从中崛起?因为想法不同,导致了选择的人生走向不同。
决定一个人行为和结果的,往往不是事件,而是想法。
毕业后的孙小军,在工作中也一直抱着学习的想法,有一种给自己打基础,而不是给公司打工的心态。即便被分配到不感兴趣的项目,也会认真钻研。
“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我的心态还算挺好的。即便创业期间,也没有觉得特别焦虑。对我来说,智能假肢已经注定了是要做一辈子做的事情。焦虑没有用,应该在每一个阶段把每一个点做漂亮,尽量做到极限,积累到一定程度,成功自然会来。”
我们的焦虑往往是陷入在眼下的困境中,被困难挡住双眼,看不到真实的远方。跳出眼前的障碍,看到远方,你就不再焦虑。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并且已经在路上了,你看到的是远方的场景,焦虑也就退却让路了。
03
让孩子想活,他才会想办法活得更好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很多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不想活。为什么不想活,是因为找不到自己了,好像都是别人来要求和安排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活。
当孩子不想活的时候,你所有的期待和要求,只会成为他的压力,甚至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小军显然是“想活”的那一种孩子,因为从小父母就没有压抑他的天性,也没有把他们的期待放在小军身上。他的动力来自于自己,包括父亲说的唯一的出路是努力读书争取将来坐办公室,也是基于小军自身的特点而考虑的,不是父母加在他身上的期待。
正因为如此,孙小军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一旦得到激发,种种挫折反而成为了他步步升级的台阶。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如果没有9岁的截肢,我也不会好好学习,可能现在还在贵州农村务农。如果没有刚上大一时绝望中听到俞敏洪老师的演讲,也不会萌生出国留学的想法,可能在国内读完本科就工作,平平淡淡地度过余生了。如果没有在安装上假肢后意识到现在的假肢存在的问题,也不会想着去研发假肢。读博士研究假肢后发现目前的假肢行业被欧美公司垄断,也不会想着去自己创业要做一个全新的假肢品牌了。……回首我的人生,好像每一次都是被逼上绝境后,才奋力拼搏,突出重围,走上新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我想活”的力量。从想活开始,他就会想着如何更好地活。
在余华的《活着》里,主人公福贵真是靠着我要活下去的信念,让他能够面对人生种种重大苦难,多次死里逃生,活出最坚韧的生命力。
而不想活的孩子,就只会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在遇到挫折时自我放弃,甚至糟蹋自己,放弃生命。
04
教会孩子直面困难,而不是给孩子制造困难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不合理信念:逃避某些困难或自身的责任,要比去面对它们更容易;
而现实是,当你直面困难后,你会发现困难不再是困难了,这时你的内心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这个困难就变成了你的资源。
比如,孙小军因为失去了一条腿,很多现成的路也就被堵死了。于是,他需要接受现实,去开拓新的出路,开始了努力学习。因为缺钱,孙小军学会了自己做饭来节省开支。
正如孙小军说的那样:“每一次困难和磨难,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变得更加坚韧,让我愈挫愈勇,一路走得更远,走出一片新天地。”
让孩子学会直面困难,并不是给孩子制造困难,而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分析情况,找到新的应对方式和出路。
05
在孩子迷茫低落时,给予支持
当孙小军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全县最好的 石阡一中特尖班,发现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人,成绩在班上也只排到了22。他觉得“别人还有退路,而我没有,考上好大学是我唯一的出路”,因此压力巨大,内心特别焦虑。
此时他得到了班主任的关心和开导,让他不要跟别人比,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多亏他的循循善诱,我才没有压力击垮。高三那年,我的成绩已经稳定在了班里前五。”
这就是支持的力量。每个孩子在困境中最需要的就是理解与支持,而不是打击。
最后,我想回到前面的话题:如何才能让孩子想活?
其实孩子本身是想活的,只是我们许多父母用了不恰当的爱,让孩子变成了“不想活”。
以下是可能导致孩子不想活的 “爱”的四大误区,分别是:带着期待的爱、有条件的爱、过度的爱和过少的爱。
带着期待的爱,就会把自己的期待当成是孩子的目标,这样孩子就可能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当孩子不满足父母的要求,父母表现出种种焦虑、伤心、失望、愤怒等状态,你对孩子的爱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更多的家长表现的是过度的爱,表现出无原则和失去边界感的爱,包括溺爱、过度保护和控制等。
不少父母都会同时踩中这几个误区。例如,只希望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或许这才是很多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坑。
你是不是什么都替孩子做得好好的,家务从不让孩子参与,连牙膏都替孩子挤好?然后,告诉孩子,我们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你,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这样一来,孩子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了。一方面他被剥夺了应有的生活体验和依靠自己能力去应对自己生活问题的成长机会,而这些,才是孩子找到自我意义、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来源。
一旦被剥夺,他们便不再是生活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只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寄生虫,又或是像一个按照父母程序去产出学习成绩的机器,唯独没有“做人”的感觉。
有些孩子从小就适应了这种寄生虫生活和做机器人的感觉,麻木了,觉得理应如此。长大后就活成了空心人和心安理得的啃老族。他们觉得生活就是如此。
另外一些孩子,当自己学习成绩不如意时,会活出一辈子的内疚感,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觉得“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什么都不用我做,我却连唯一的学习好都做不到,我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而过少的爱,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席或虽然在身边却严重忽略孩子,对孩子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状况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这样的做法也会导致孩子严重怀疑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孩子“不想活”的教育方式。请大家尽量避坑。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些感悟。
看完了孙博士的故事,你得到的启发又是什么呢?欢迎在下面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