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通技师与工程师通道, 提升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近日表示,要形成制度设计,包括学徒工、中级工、高技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再到科技技师等等。同时,技师和工程师要打通通道,拥有同样的待遇,也要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要让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一样,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也是非常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议,对于更好地做好技能人才培养,能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可以鼓励年轻人,更多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从而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

应当说,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取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据统计,目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因为技能人才培养人力的加大,技能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也超过26%。

但是,从需求来看,技能人才仍然远远不够,还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与德国、日本等技能人才占比高达50%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也只有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培养更多各领域的工匠,才能真正把中国产品推升到新的高度,才能让“中国制造”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天花板”。因此,从家长到学生,真正愿意进入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成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年轻人还不是很多。更多情况下,只有普通高考的路被“堵死”了,才会被动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技能型人才,且很多还不太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此前 上的专科“天花板”,目前已经打破,已经形成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职教体系,职教本科录取率也越来越高。今后,还有可能延伸到硕士、博士等,形成更加完善的职教体系。一旦这样的体系形成,对于年轻人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是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

但是,仅仅打破培养阶段的“天花板”还不行,还要打通使用阶段的“天花板”,其中,技师与工程师之间的通道能否打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技师和工程师之间的地位与待遇差距是比较大的,说到技师,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蓝领”概念,说到工程师,就是“白领”。“蓝领”和“白领”在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有差距,在提拔使用方面也有差距。如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年轻人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说在 没有普及、职业技术教育还非常落后,技能型人才大多是师父带徒弟,或者自学成才的情况下,技师与工程师之间有能力和水平上的差距,还无法打通的话,现在的技师和工程师,在能力和水平上差距真的已经越来越小,很多已经没有差距。所不同的是,只是领域和岗位不同,发挥的作用则基本相同。那么,如果仍然将技师和工程师作为两种完全分割、存在阶层差距的职业,就有点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了,而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打通技师和工程师之间的通道,让技师能够享受工程师的各种待遇,能够像工程师一样得到社会认可。那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我们注意到,决策层和管理层也在为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中办、国办2018年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探索技术工人长效激励机制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则开展了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工信部也印发了《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突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从提高产业工人、特别是技能人才的地位来看,也有许多新的探索。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均超过40%,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中,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占比更是高达71.1%。如果能够打通技师与工程师的通道,相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会产生更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度也一定会更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