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是会做题,或者说因为会做题而有了一张纸做的文凭。不过,在2020年代,小镇做题家逐渐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对小镇做题家来说,文凭的功能已经大打折扣。
大打折扣的原因,是水涨船高。
1、被误解的中考分流
一说起当代的学历发展模式,很多人就拿中考分流来论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稀缺性。这种理论认为:中考以后,普高有50%的升学率,这意味着50%是学生,不能接受普高教育,所以,哪怕考上大专,也超越50%的人,更不要说本硕学历。但其实这种理念是基于不懂何为普职分流基础上,臆测出来的胡话。
因为事实上,虽然中考后存在普高和职高的分流,但是,职高毕业生面对的职高对口大专,升学率几乎高达100%。也就是说,只要上了职业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而且原因继续糊弄文凭,那么,读大专的成功率基本上100%。换句话说,当普高和职高的录取率覆盖整个初中毕业生以后,基本上新生代都能拿到大专学历乃至更高的学历。
说句直白的话:虽然名义上我们社会还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只要愿意混文凭,普通家庭都可以保证大专及以下教育都是义务教育。当大专事实上挤占了初中的生态位以后,可想而知,本科也就相当于过去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的生态位,硕士研究生才相当于本科的生态位。
所以,二十年前的时候,虽然一年的应届生也就一百万左右(还不如今年的十分之一),但依旧有人觉得大学生遍地。同样道理,如今人们也确实可以根据这个标准,认为遍地研究生时代已经到来。
当然,说到这可能会有人说:毕竟硕导人数有限,硕士研究生再怎么扩招,也不会太多。但是,我们社会可以学海外的授课型硕士。培养规模不比培养学士少,可以批量型培养。
2、文凭副作用
虽然人人都渴望弄个高文凭不是啥坏事儿,但是,有时候,很多人往往会因为一张不值钱的文凭,而产生一种眼高手低的想法。比如我以前认识一个36岁的山西城镇啃老族,初中毕业后考不上普高,后来弄了一张成教本科文凭,于是开始以大学生自居,并幻想自己能考个律师,然后在魔都的汤臣一品买豪宅。
一方面理想很高,一方面只能啃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有一张成教文凭。于是我想,假设他的文凭不是成教的,而是统招的,那么,他的理想得多高?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之辈。
而文凭社会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于两点:
第一点,就是刚才说的,文凭形成了一个纸枷锁,导致太多的人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最终,耽误了半辈子——既不能成为精英,也不愿意做个普通劳动者。
第二点,对小镇做题家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毁灭性打击。因为随着文凭社会的形成,文凭就好比自行车一样,你有我有人人都有。既然人人都有,小镇做题家唯一拿得出手的资本,也事实上等于没有了。
不过,这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