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见老师躲着走的学生, 原来患了“权威恐惧症”, 3个方法让娃大胆

文|全文共1929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少走弯路有美好的未来,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除了父母的养育和管教,老师的作用尤其关键。教师向来都是被歌颂的职业,不仅传播知识,也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付出

自从进入校园,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老师的教育和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有了管教才知敬畏,有了敬畏才懂得底线,有了底线才会分辨对错。在学生心目中,老师都比较严肃,他们重视成绩不苟言笑,很多孩子对老师都敬而远之,见面不敢打招呼甚至躲着走。

湖南一位小学生春节去外公家走亲,偶遇来拜年的老师,躲也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打招呼向老师问好。从家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这名小学生看到老师有些意外,很不情愿打招呼。前一秒还有说有笑的活波小孩,见到老师话都不敢讲了,失望中流露出恐惧,无奈的表情,眼泪也要流出来。

或许这个孩子担心老师当着亲友的面批评自己,或者担心老师将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向家长打小报告。

四川内江2名中学生去早餐店吃早餐,刚一进店两位学生对视了一下一起转身拔腿就跑,两个孩子怪异的行为引起店老板的注意,经过了解才得知,他们进店看到了正在吃饭的老师。

害怕老师是很多孩子的本能,由于职业性质,老师具有威严和威慑力,不管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存在怕老师的现象。

孩子见了老师躲着走,患上了“权威恐惧症”

平日并不严厉的老师,很多学生也会害怕,见面躲着走,不仅仅孩子们有这种现象,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很多也是见了领导能避开就避开不打招呼。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有一个词叫“权威恐惧症”,表现出的症状就是不自觉地对有批评权利和管理权利的人恐惧并刻意回避,比如长辈或者领导。

产生这种现象与成长环境和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幼年时父母过于严厉,使子女在权利面前产生本能的恐惧感。长大后这种恐惧感会转移到长辈、老师或者领导身上,表现出刻意回避。

对权利恐惧,与家庭教育有关

在幼小的孩子心目中爸爸妈妈就是权威,但作为孩子的依靠也是他们的保护者和引路人,父母不应该以成人的强大和权威,强迫孩子服从,把听话、懂事儿作为教育的目标,作为评判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

通过“训斥”、“惩罚”的方式,即使孩子在成人眼中变得听话懂事,并不能使他在内心真正信服父母。

在家庭中尤其是父亲是孩子对权威的最早体验,如果父亲给孩子的感受是严厉和惩罚,在他幼小的心中惩罚和责骂会带来自我否定。他会将这种亲子关系化成对权威的者关系,在老师或者长辈面前下意识恐惧、逃避

即便老师或者长辈并没有批评他,孩子也会有种种担心,根本就不可能大方地与老师交流,与他眼中的权威者平等地探讨。很容易在权威面前失去自我,甚至无法坚持自己的底线

3个办法让孩子变得更大胆

孩子畏惧老师,见了老师躲着走,不仅失去了与老师有效交流的机会,也影响到心理。但是对于完全不怕老师甚至无视权威的学生,家长也免不了担心他因为没有敬畏感不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小时候就用权威管制。

但真正表现父母的权威,不是“以大欺小”,而是在平等的前提下,通过自身能力、品质和学识还有对孩子的爱,使孩子信任父母。当他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意见和帮助,避免“权威恐惧症”,做到这3点。

首先,让孩子有挑战权威的机会。

在孩子面前家长是权威,但并不代表家长所有的观点和做法完全正确,由于年龄、思想和立场不同,家长的决定或许并不完全符合孩子成长规律。要给他们挑战权威的机会,给足够的空间、时间和发言权。

遇到分歧时,让孩子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有机会说不,通过互相讨论权衡,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而不是父母为了面子,强迫孩子服从。

其次,创造平等的交流空间。

不管多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遇到事情,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和权威压制。要创造平等的交流空间,不要妄下结论凭主管判断,更不可因为不同观点而命令或者斥责孩子。

不同观点时,各自充分表明想法,说出原因,有关孩子的事情父母可以提建议,给他做决定的权利

最后,给孩子接触成年人的机会

孩子与成人接触少,不了解成年人,年龄的差距使他们对成人有恐惧感这是必然,恐惧权威对健康成长不利。

给孩子接触成年人的机会,教会他们怎样礼貌地与长辈打招呼,让他们学会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相处,学会如何在成人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才能渐渐地将对权威的恐惧感变得与人相处自然。

凌晨妈妈来叨叨:

听话懂事儿、给人印象中规中矩的孩子或许会得到周围人的称赞,但在学习和工作中恐惧权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也令人担忧。让孩子避免“权威恐惧症”,就要让他们在平等的沟通环境中成长,使他建立起强大的内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供与成人相处的机会,教给他们如何与成人沟通和打交道,这样可以提升孩子自信,也可以避免“权威恐惧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