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大学为何需要恋爱课和生死课?

中青评论

恋爱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生死是需要认识和理解的。

近日,两则新闻将高校婚恋教育和生命教育推上舆论热点。一是教育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鼓励高校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二是广州大学开设的生死学选修课走红,生死学老师胡宜安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设此课程的老师,课程中关于生死的理性讲述吸引了学生蜂拥报名。

近年来,关于婚恋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新闻频频引发社会关注。一档又一档恋爱综艺打造了一对对“荧幕CP”,给观众喂足了“狗粮”;武汉大学喻丰教授的恋爱讲座曾因吸引学生“爬窗听课”而火上热搜;今年上映的电影《人间世》聚焦了两位身患绝症病人的家庭,真实记录下病患最后的生命时光,引发人们对生死观的探讨;以殡葬业为背景的影片《人生大事》上映后,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死价值的讨论。

关于恋爱和生死的话题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侧面反映出大家对相关知识的渴望。从小学到大学,很多人都没有学习过如何恋爱。在中小学阶段,恋爱通常还会被老师和家长视为耽误学习的“洪水猛兽”。即便是到了恋爱的年纪,不少人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很少有人系统接受过死亡教育。面对死亡话题,大多数人都是感到担心、害怕,对死亡议题讳莫如深。

恋爱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生死是需要认识和理解的。加强校园婚恋和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开启和运营亲密关系,学习与另一半和谐相处的智慧,拥有从容面对生死的勇气。

当然,需要意识到,目前高校婚恋教育和生命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少学生反映:恋爱课程多为选修课,很多学生抢不到名额;生死课的开课学校较少,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为此,高校不妨打开思路,多开设一些关于恋爱、生死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多样一些,让学生们不用再“爬窗听课”。

此外,在开展婚恋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该有序开展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让更多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补上这些“刚需”课。(李华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