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csgo雷竞技

儿子被“中考分流”后, 我才明白: 为人父母, 千万不要欠下这三本账

前几日,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

“我儿子今年17岁,中考分流后,在当地一所职业学校读 。

最近几个月他沉迷网络游戏,学也不上了,谁都劝不下。

我现在特别后悔,没有在他小的时候督促他学习,最终让他连 都没考上。

可是我的孩子一直挺聪明的,为什么连 都考不上?”

有一位自称是老师的网友评论道:

家长上心,孩子努力,但凡占一样,都很难考不上 。

深以为然。

在学习上主动的孩子屈指可数,大多数孩子前期都是靠父母监督,如果小学和初中阶段父母没管住孩子,真的连 都考不上。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想让孩子成才,父母就要重视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习惯和陪伴。

教育无法重来,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成长关键期偷懒,你欠下的这三本账,最终都需要用孩子的前途来买单。

01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然而很多家长舍本逐末,让课外补习班填满孩子的业余时间。

难怪经常会有家长问:老师,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上了初中我一直给他补课,钱也花了,成绩却不见提高。

原因就在于小学成绩大多具有欺骗性。

小学课程简单,各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关联性,对学习能力要求不是很高;

初中科目多,学习压力大,学科之间联系密切,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些能力,统统都可以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的多少,就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

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不鼓励孩子坚持阅读的父母,注定只能面对“短命高分”的事实。

复旦大学前校长苏步青说过这样一番话:

“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

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阅读,是语文的地基。

正如教育界流传的这句话: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而在阅读;小学阶段忽视阅读,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损失。

大语文时代下,不阅读,未来可能连试卷都写不完;不阅读,高考可能连作文题目都看不懂;不阅读,语文差,科科差。

父母想要孩子有个好成绩,就要在小学阶段狠抓阅读。

北京语文高考获148分的孙婧妍谈到学习经验时,特别说到:

“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一些语感,语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

我的父母从小就给我读故事,由此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从阅读中受益良多。”

只有重视阅读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

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就要做到这三点:

1. 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优质阅读环境。

在房间中,为孩子设立一片阅读天地;孩子阅读时,父母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父母要多靠近孩子的书桌和书,远离沙发、电视和手机。

2.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刚开始阅读,父母不要为孩子指定阅读书单,读什么并不重要,重点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 坚持才能见效。

当孩子读了几本书,依然写不好作文或者成绩不见提高时,不要放弃,阅读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种积累渐进的技能,大量阅读的复利,会在初 显现出来。

阅读就是最好的补课。

多阅读,能让孩子学习更高效,扩大知识面;能让孩子腹中有墨,胸中有识,一身书卷气。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当下。

阅读也如此,不怕孩子不阅读,就怕父母还未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02

不要欠下“习惯”这本账,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培根说过: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或许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道路上会历经曲折,孩子也会面临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好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不是每个家长都是教育专家,但所有家长都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想让好习惯的种子在孩子心灵扎根,父母不妨从鼓励孩子做到这四点开始:

1. 尊师重道的习惯。

尊重老师,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你对待老师的态度,就是你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

父母首先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质疑和诋毁老师,孩子才能听老师的话,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好了,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慢慢提高。

2. 自觉学习的习惯。

父母要想孩子主动学习,就要尽早立规矩,并且严格执行。

比如每天几点开始写作业,如果超过什么时候,就不能再写,并主动承担未写完作业的后果;规定每天阅读的时间,每天玩手机累积不能超过1小时等……

3. 认真勤奋的习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任何时候,都没有凭空而来的好成绩,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获。

想让孩子数学成绩多提高10分,就要督促孩子多做题,常归纳,勤总结;

想要孩子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就要让他们多翻书,常摘抄,勤背诵。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孩子,请告诉孩子: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4. 珍惜时间的习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父母从小要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擅于管理时间的人,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要常常提醒孩子,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能有富余的时间去做自己其他喜欢的事情。

只有小时候监督孩子养成做事有规划的好习惯,才能避免他们在工作后做事拖拉磨蹭。

小时候不做时间的主人,长大后就会成为时间的奴隶。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培养好习惯。

03

不要欠下“陪伴”这本账,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孩子性格和才能的塑造,离不开父母的悉心陪伴。

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就像树木离不开土壤,想要孩子从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养料。

最近看了央视热播剧《大考》,剧中的潘小宣就是因为缺少父母陪伴,最终确诊轻度抑郁症,并有自残行为。

心理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多让父母陪陪潘小宣

但可悲的是,他的父母在得知唯一的儿子生病后,却一个都没回来,更别提陪伴了。

是校长将他带在身边,同吃同住,给了他父亲般的温暖。

是工厂老师傅让他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但学习无法一蹴而就,现在的他早已被同学们甩到身后。

如果小宣的父母能多陪伴,或许他根本就不会抑郁。

如果小宣的爸爸像照料自己生意那样,关注自己的孩子,情商和智商双高的他,学习定不会太差劲。

钱永远赚不完,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赚钱,但孩子的黄金成长期就那么关键几年,为人父母只有10年的有效期,错过便会终生遗憾。

正如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成长只有一次,陪伴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炼,也是为孩子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

陪伴不等于陪着,高质量的陪伴,父母要遵循用心、尊重、耐心、平常心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这5个具体的陪伴建议,分享给所有父母:

1. 阅读,陪出好习惯。

同孩子共读一本书,分享彼此喜欢的段落,相互交换读后感;

2. 运动,陪出好身体。

周六日和孩子一起跳绳、打羽毛球、晨跑、带孩子爬山。

3. 自立,陪出好品格。

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锻炼他们独立坚强的能力;

4. 规划,陪出好成绩。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及时检查完成情况;

5. 沟通,陪出好的亲子关系。

饭桌上和孩子聊聊学校当天发生的事情,每月举行一次家庭会谈,家庭成员轮流作为主角讲述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

陪伴,就是一种营养剂,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更聪明,安全感和幸福感也会更强。

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