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别担心, “是人”还是“斯人”这个知识点, 中高考不考

今早一觉醒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考学君还没从昨晚热闹的讨论中回过神儿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

不管网上摆出再多的事实,一些网友,也包括考学君在内,都坚信,上学时学的是“斯人”,记忆不会骗人!

甚至有网友摆出“曼德拉效应”,怀疑咱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被动过。

到底是记忆出了错,还是有别的原因?

考学君今儿带大家“锱铢必较”一回。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杜世民 刘慧丽

现在教材是“是人”,为何记忆中是“斯人”?

70后、 80后 、90后,还能找到自己的语文课本吗?

找不到了!

为了弄清楚是“斯人”还是“是人”,家住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杜先生还特意联系到自己初二年级的语文老师王璐去求证。

“上学的时候学的就是‘斯人’嘛,我老师也确定,当时教的是‘斯人’。”杜先生说。

但是,目前找到的1961年、1982年、1991年、1994年、2001年人教版教材中,全部是“是人”。

(1994年10月第一版人教版,图片系王璐老师拍摄)

杜先生的老师王璐翻找到了当年教学生的教材,也全部是“是人”。

“我是2002年学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篇课文,王璐老师清晰地记得当年用的是人教版教材。”

(杜先生当年所学教材对应的教师版本,图片系王璐老师拍摄)

杜先生接着说,他老师还梳理了近些年的语文教材变化:“之前是人教版,后来是语文版,现在是部编版。”、

(2005年5月2日第二版语文版,图片系王璐老师拍摄)

而今天,孩子们在使用的教材,也是“是人”。

(现在郑州中学生使用的版本,图片系崔矿山老师拍摄)

到底咋回事儿呢?到底应该是“斯人”,还是“是人”呢?

河南省中医药古籍文献专家马鸿祥则支持“是人”的说法。

乾隆四年的武英殿聚珍本十三经中的《孟子注疏》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个不争了,有这种写法,专家改肯定是有依据的。”马鸿祥说。

然而,这么多人的记忆都出错了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崔矿山记得自己上学时候学的是“斯人也”。

与崔矿山一样,记忆中是“斯人”的老师还有很多。

“记得我六七年前第一次教八年级,上课时没仔细看,直接按照记忆读的课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话音未落,学生们说应该是‘是’人也。”郑州市郑东新区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说。

“原来初中‘是’,后来改成了‘斯’,现在是‘是’,‘斯’和‘是’版本不一样,教的时候课本是什么,就按照哪一个字去记忆。”崔矿山说。

“教材在编辑的时候选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或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流传的不一样,版本也不一样,个别字就会有出入。”这是崔矿山老师对出现此次争议的推测。

学生别担心,中高考不会考有争议知识点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王宏先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

“我的感觉是:用的语境稍有不同,比较亲切、亲近的时候用‘斯人’;客观泛指的时候往往用‘是’人。”王宏先说。

长于历史传记创作和隋唐史研究的作家陈胜认为“两个词的介绍都一样,哪一个都对。”

两个都对,那如果考试考到了,是两个都对吗?

多位老师表示,有争议的知识点,在中考和高考中都不会考,会避开!

崔矿山说:“两个词对考生们参加中招、高考来说不受影响,中招高考出题人会把有争议的不同版本的知识点巧妙地避开掉。”崔矿山说。

王宏先也提到,有争议的内容则不会作为考题来考。

同样,崔矿山也列举了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歧义的对方。

比如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课本里的“樯橹间灰飞烟灭”,就有“樯橹”和“强虏”有两种版本。

这才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重点,你掌握了吗?

有人说,既然中高考不考,那么,“斯人”还是“是人”,就没那么重要了。

不!虽然不考,但对于知识要有一份“锱铢必较”的认真。

郑州大学学生记者张江龙发文称:“我们民族的一些记忆,更是不可失之毫厘的。”

“斯”和“是”的意思一样,区别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没那么必要,然而这一个字却是作者在创作时深思熟虑的成果。

“如果我们今天不去关注是‘是’还是‘斯’,明天我们可能也不会去关注是‘两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未来我们也更不会去关注其他的文化细节,长此以往,甚至会形成对整个民族文化、民族记忆的漠不关心。这样,我们的文化和记忆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张江龙说。

对到底是“是”还是“斯”这种讨论,需要“锱铢必较”的认真,当然,对于学生而言,更需要将课本中的重点掌握扎实。

“通过这次网络上的争论,相信学生对课本上的‘是人’印象更深刻,但作为老师,我更希望他们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刻进脑子里。”

这位老师给大家划出了本章重点,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中的重点考查句。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常常考“困”“衡”“征”“发”等词的使动用法。

还有,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里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入”(在国内)和“出”(在国外),要翻译出来。

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试卷中常常考查的知识点。

这些重难点,学生们都掌握了么?

最后,家长们来做个小调查吧:你记忆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欢迎评论区讨论一下呀~

如果有朋友找到了当年的教材,欢迎在留言区晒图哦,有机会获得顶端大礼包一份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