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诗级学术骗局! 一博士狂编 200 多篇论文, 被揭发后畏罪自杀

在著名学术打假网站 Retraction Watch 的页面,因为剽窃他人成果,伪造数据和研究署名,日本骨骼健康研究者Yoshihiro Sato喜提撤稿排行榜第四名——已经被撤稿了106篇学术论文。

这个数字无疑是让人震惊的,很多科研人员可能一辈子发表的论文都达不到 106 篇,然而这只是 Sato 在短短 20 年的研究生涯里伪造的一部分论文,还有一些至今都没来得及撤稿。

Sato 的学术欺诈是科学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其造假论文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都令人咋舌。《Science》把 Sato 的造假事件称为「史诗级学术骗局」

一场史诗级的学术骗局

从 1993 年起到 2013 年,在 20 年的时间里 Sato 发表了超过 200 篇的学术论文,堪称论文印刷机。

图源|The making of scientific ethics – lessons from unethical conducts

事出反常必有妖,Sato 的高产很快引起了其他同行的注意,他们发现这些论文中的许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招募被试的速度很快

举个简单的例子,2003 年,Sato 发表了一项关于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患者的研究,这种病例十分罕见,一位英国神经学家在给期刊去信时表示,自己印象中仅见过两个这样的案例,但在 Sato 的论文中,短短 3 年时间就遇见了 40 例。

但当时并没有人质疑这一点,同行们只是好奇于这种罕见疾病在日本的发病率似乎很高。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在一篇 2005 年发表于《神经病学》论文中,Sato 声称一种名为 risedronate 的药物可以降低中风女性86%的髋部骨折的风险,但和结果同样让人感到惊讶的还有被试的招募速度:Sato 在短短 4 个月内成功招募 374 名女性中风患者!

两年后的另一项研究更是惊人,Sato 在短短 2 个月内成功招募了 280 名男性中风患者;

同样还是 2005 年,Sato 在两个月里招募到了 500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女性患者帮助自己进行研究…

对于风一样的被试招募速度,Sato 曾就未能公布从哪些医院招募被试而公开致歉,并承认其中一篇论文有错,但这并不是 Sato 论文中的唯一疏漏。

Sato的研究论文还有另一个特点,做啥有啥,阳性结果显著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前面那个 risedronate 药物将中风女性的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 86% 的研究就不说了,Sato还测试了阳光、维生素D、维生素 K、叶酸和其他药物是否可以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

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显著的!

随后 Sato 遭遇了信任危机,同行的质疑如雪片般飞来,更多的学者向期刊举报 Sato 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

终于,在 2016年,质疑者们在期刊《Neurology》发表了一项分析,对Sato 的研究提出了质疑,Sato 对一些质疑进行了回应,承认伪造了研究,并撇清了合作者的责任。

Sato 为什么会进行如此疯狂而大量的造假,他从这样的造假中获得了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庆应义塾大学的调查小组甚至认为这可能是 Sato 一种寻求刺激的爱好...

2016 年,Sato 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一张向合作者致歉的字条。

虽然逝者已矣,但由 Sato 一手编织的学术骗局带来的影响却并未消除。

自杀、撤稿,并不意味着影响的消弭

都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对学术论文而言,大抵也是如此。

即使这些论文诞生于造假,已经被撤稿,我们依旧可以从网上下载并阅读它们。

这些错误的论文会继续占用其他科学家的时间,会影响他们对于科学问题的判断。这些论文甚至仍然被引用,就像它们被撤稿之前那样。

2019 年,一项发表在期刊《BMJ Global Health》上的论文研究了 304 篇被撤稿的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这些论文发表于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间,并于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被撤稿。

结果表明,从长远来看,文章的撤稿与被引用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撤稿的文章会被继续引用。

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 Sato 的撤稿论文中。

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集证据,并证实了 Sato 的学术不端行为后,英国阿伯丁大学临床营养学家 Alison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们发现这些问题论文在被撤稿后,依旧被新发表的论文引用着。

在 Sato 造假的 33 项临床实验中,有 12 项被广泛引用,有些改变了荟萃分析的结果或被纳入治疗指南。基于 Sato 造假的数据也启动了不少新的临床研究。

图源|science

当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在发现这种情况后,积极联系了 86 篇施引论文的作者或编辑,但得到的回应同样让人感到遗憾,在一年后,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施引论文采取了措施,提醒读者应该注意这篇论文引用了被撤稿的工作。

Sato 一两个月编造出来的数据却让无数研究者为了复制其研究结果,浪费数年时间,砸了无数经费,却无功而返。更让人沮丧的是,这个情况在造假者自杀,论文撤稿后,依然在继续。

不小心引用了被撤稿论文,该咋办?

Sato 的情况并不是个例,1988 年,因恶劣的学术造假事件入狱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E•布鲁宁,在 35 年后的今天,布鲁宁造假论文的引用依旧没有停止。

这里又引发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一篇论文中施引了很多被撤稿的文章,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样一篇论文?

有人或许会认为,造假论文的结论并不可靠,大量引证了这些文章的 Meta 分析或系统综述中的观点可能也会由此显得不是很站得住脚,论文应该被撤稿。

同样,也会有人认为,作者撰写综述时,这些文章还没有被撤稿,并不是有意为之,武断地撤稿并不合适。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有作者遇到过,并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2014 年,神经领域专家 Amie Hiller 在期刊《Maturita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维生素 D 在帕金森病中作用的综述。

好巧不巧,这篇论文引用的 63 篇参考文献中,有 10 篇是 Sato 贡献的,这妥妥是凉了呀!

对于这个问题,Hiller 和期刊都认为没有必要将综述撤稿,他们选择就这个问题撰写一篇 Letter,评论了综述中哪些部分的结论受到了 Sato 造假论文的影响。

Avenell 和她的合作者仍在为 sato 遗留的造假论文的撤稿问题与期刊和出版商缠斗着,这场浩大的学术造假泛起的涟漪什么时候才能平静?我们没有答案。

但就像 Avenell 说的那样,这样的恶性事件最终伤害的还是那些基于不靠谱的证据接受治疗的患者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