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记者手记|《青年说》与莱阳市教育局长的约定

记者巩悦悦

“对话教育局长”第七站,我们来到了素有“中国梨乡”之称的烟台莱阳。此行的采访对象是莱阳市教育局长李松岩。50岁不到,这位教育局长的头发已经灰白。在此之前,他曾经在河洛、姜疃两个乡镇干过党委书记,来到教育之后,他依旧保持着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抓成绩、抓效率、抓执行,一年之后,曾经垫底的莱阳教育群众满意度在全省前进了89个位次,在烟台市前进了8个位次。也正因此,他被委以重任,在2021年他又肩负起了全莱阳市的群众满意度工作,在2021年省测评中,莱阳市的满意度成绩由2020年的全省第113位,进步至2021年全省第58位,前进55个位次。2022年,他又兼任起了莱阳一中党委书记。可即便工作千头万绪,他也没有一点要“歇歇脚”的意思。在一位教育工作者眼里,李局饭可以不吃,活必须干好,他经常忙到学生晚休,有点像“拼命三郎”。

认真严谨的工作,保证了不会出什么纰漏。他对自己要求高,对各科室的工作人员也一样严格。汇报材料的时候,细节的格式字眼字词,都不能出一丁点毛病。因为在李局看来,如果漏洞百出不严谨,群众就会不放心。一位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李局长是个事必躬亲的人,教育信访上的大事小事,他都要亲自过问,有些陈年老案也要协调各部门来牵头解决。科长向他汇报工作,都要好好酝酿一番,防止说漏了什么。在这位工作人员眼里,李局对待教育工作,要么不办,要么让群众满意,这样为民办实事儿的领导干部,大家都喜欢。

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的描述,让我已经先入为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局长的形象。但他们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我想要在采访之后自己做判断。

11月11日上午10点半,李局如约接受了我的专访。

当我问“莱阳教育发展到什么阶段”的时候,他说:市委市政府投入非常大,但莱阳教育目前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当我问“莱阳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时,他说:我们的特点不明显,我们不要把自己说得多么好,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爬坡过坎的阶段;

当我问“如何面对这个爬坡过坎的阶段”时,他说:教育这个活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也不能拿时间当借口;

当我问“给您汇报问题前大家会紧张”时,他说,教育工作要实打实,要细致,不能一说了之,说话含含糊糊;

当我问“如何让莱阳教育像莱阳梨一样有名”时,他说,这几年的莱阳教育蓄势待发,再给他2-3年时间,他们一定会让莱阳的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只要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的态度,就没有干不成的活,没有干不好的事。

一个半钟头的采访,李局用莱阳方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深思熟虑、切中要害、掷地有声,他没有一句夸夸其谈的空话套话,而是非常坦诚地告诉我莱阳教育当下的发展现状和今后要走的路,虽然困难多问题杂,但他没有回避。莱阳教育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在清北尖子生的培养上,莱阳一中、莱阳九中曾是烟台的最大贡献者,可这几年,本科和清北上线率则有了很大下滑,因此,这几年莱阳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三年招聘了600多名青年教师,将名师名校长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来带动整个学科和学校,带动教师业务素质的大提升、大推进。

眼前这个时而皱紧眉头、时而目光深邃的局长告诉我,他心里最大的想法只有两个字:责任。他想让城乡孩子都在这一片蓝天下接受平等的教育,让他们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成材,让每一个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实现个性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他向全市的老师和家长公开了自己手机号和邮箱,每天都要回复接收到的电话和短信,能解决的事情当即解决,确确实实在解决上需要时间的,就争取家长的理解。

敢于亮剑,敢于揭露自己的短板,这其实是一种自信。李局告诉我,莱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有了这样的大环境,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本职工作呢?

采访结束后,我和李局约定,期待莱阳教育早日迈进烟台教育第一方阵,等到那时,我再来采访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