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中小学校流行“圈养”, 超70%的学生课间在教室活动, 家长很担忧

劳逸结合不仅仅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而且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休息”对任何一个学习中的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只有休息好了,才有足够充沛的精力去读书学习。

还记得笔者上学那会儿,最开心的就是每天午休课间十分钟,虽说十分钟短暂,但是同学们都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到操场上,跳绳、跳皮筋、踢足球。

短暂的活动后,学生们满头大汗地回到教室继续学习。运动后的同学并没有疲惫感,而是头脑更加清醒,注意力反而更集中。

中小学校流行“圈养风”,超70%的学生课间在教室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不仅师资力量强大,娱乐设备也越发得丰富,不得不说,生活在当代的学生十分幸福,有这么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现在的学校怎么和过去不同,学校里再也没有传出热闹的欢笑声,反而是寂静一片。哪怕是课间十分钟,操场上也很少看到学生的身影。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小学校流行起“卷养风”,即便已经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仍然不愿走出教室,这究竟是为何?

其一,学校有校规。不允许学生在走廊上打闹。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学校是人密场所,在走廊追逐打闹是会伤到学生的,该规定也见解约束孩子好动的行为。

其二,老师压榨学生的休息时间。由于现在的教育十分内卷,老师也希望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很多时候,主课老师会延迟几分钟下课。

也是这种“延时服务”让学生深感疲惫,就连课后上厕所都是连跑带颠的,要不然赶不上下一节课的时间。

其三,重压之下学生疲惫。在过去,中小学的学习内容仅限于教材,不会有太多的延伸内容,随着教育的改革,中小学生不仅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面也广了。

不仅白天在学校苦读,就连回家后也不得休息,就这样的持续循环,让中小学生深感疲惫,只能利用课间休息补充睡眠。

课间十分钟,学生不愿走出教室,究竟是谁之过?

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所以学生们的教育竞争尤为激烈,如果不能打好基础,日后很难考出理想成绩,走向心仪大学,更别提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了。

所以,当代家长对于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甚至亲自辅导孩子写作业,周末休息也会带孩子去各类的特长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学生。这样的连轴转对学生来说很是辛苦。

反观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尤为激烈,校方领导也把教育压力转给教师,老师的指责也是把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只有这样学校的升学率高了,才能有不错的口碑,日后也就不会为了招生而发愁。

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中小学生不愿意走出教室,毕竟这一代学生生活在内卷的时代,学习压力实在是太重了。

“休息令”的颁布,令中小学生洋溢笑脸,久违的自由又回来了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节目中聊过课间十分钟的问题,如此“安静”的休息,真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吗?如果中小学生很难走出教室,怎样才能支撑民族的健康?

终于有人说出了家长的心声,看到学生如此辛苦地学习,父母也感到十分揪心,毕竟当下的教育模式和过去大不相同。

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相关部门也禁止老师再有压堂行为,同时鼓励学生在课间时间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呼吸新鲜空气。

自从颁布了“休息令”,也令中小学生脸上洋溢笑容,毕竟久违的自由又回来了。只有学生来到操场上跑跳,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笔者有话:教育内卷已经成为现状,不论学生时代还是毕业后。希望中小学生不要这么早的就进入内卷,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多体会学习的快乐。

而且身体是最大的本钱,只有孩子们的身体倍儿棒,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更好地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