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大学获高分生易, 录取有创新思维的学生难, 为什么? 复旦院长们这样说

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为何仍然缺少创新精神?大学要培养的,是循规蹈矩的学生还是敢于破圈的人?科技创新仅仅关乎技术问题吗?

在今天(11月18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一场科创论坛上,来自哲学、生命科学、管理学领域的专家给出的答案引人深思:大学更期待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专家们看来,科创需要打破边界的勇气。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交叉、前沿的培养环境。在科技发展一路狂奔的同时,必须要有哲学精神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盘和刹车剂。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一流学者必须坚守讲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发现,在教学中自己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进入大学后,这名学生却很难取得一些创新性的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培养出了固化思维。大学可以收获一名高分学生,却很难录取一名会创新的学生。他将其总结为“中学生缺乏自由的灵魂。”

科创离不开打破边界的勇气和挑战的信心。在他看来,大学肩负着传承和创新两大使命。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仍有欠缺。“所谓创新,尤其需要有自由的灵魂。但是如今的大学里,我们可以看到循规蹈矩甚至是墨守成规的学生占多数。”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向下抓起。因此,孙向晨非常重视做哲学的公共教育,将一些哲学课下沉到中学,目的就是帮助更多学生在心灵中留出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种下一颗创造的种子。

正如肥沃的土地是种植出好庄稼的重要条件,科技创新同样离不开优渥的人才培养环境。科技人才如何培养?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看来,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新模式、新方式、新理念,这对创新的可持续性将产生致命打击。

林鑫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26岁的他前往美国读研,最初很难适应。原因就是老师们“不按常理出牌”,没有照着教材上课。“15个老师授课,每个老师都带了一堆自己的讲义,其中不少内容就是自己的最新研究。”林鑫华说,反观国内,不少教师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很多教材远远滞后于科研前沿。他反问,照着这个模式去培养,又怎么会培养出会创新的学生?为此,林鑫华呼吁:最一流的学者必须要站在讲台上,第一责任是授课,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必须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所有教授都必须指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科研。

创新离不开学科交叉,“哲学+”对引导科技向善很重要

“在未来,是否可以打破学科边界,让更多管理学、哲学的教授走进生命科学学院的课堂?”这是林鑫华抛出的问题,也是他的愿望。在他看来,创新离不开学科交叉。

“每每有人问起我的研究领域,我总是强调我研究的是健康科学。生命科学绝非是一个单纯的学科,而是汇集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管理学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林鑫华举例,得益于和管院专家、学者的合作,学院的科创成果可以加速转化到产业之中。又如,当前,诸如生命医学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变革创新,既给人类带来广阔发展机遇,也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林鑫华说,如果没有哲学对伦理的加持,没有自由的灵魂,也就很难有创新。

对此,孙向晨也持同样看法。他举例,牛津大学没有哲学本科专业,但学校设置了很多“哲学+”专业,例如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计算机等等。放眼全球,越来越多高校学者在生物学哲学、管理学哲学、量子哲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哲学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孙向晨说。

此外,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何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引导科技向善已成为一项必答题。就在不久前,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揭牌成立。新成立的研究院将面向科技前沿,探究科技与文明如何共存,面向学科理论前沿,构建交叉学科的研究路径与知识图谱等。复旦哲学学院还将与计算机学院以及大数据学院携手开设人工智能伦理课。

“人文就像是科技发展的方向盘和刹车器。”孙向晨介绍,在荷兰的很多大学,伦理原则已经被嵌入到科学技术的创新之中。目前,这仍是一块尚待挖掘的研究空间,亟需高校学者加入其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