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做好四个聚焦, 实现师生共生长

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一个好老师?记得当初我曾很自信地回答,能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

因为在学校里,学生成绩虽然不是评价一个老师的唯一标准,却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在家长眼里更是如此,无论你班级活动组织得有多好,也无论你个人能力有多强,但是只要你班上学生的成绩不好,就没办法得到家长的认可。

也曾无数次扪心自问,我算不算一个好老师?

思忖半晌之后,我也曾犹犹豫豫给出了答案——虽然不算一个好老师,但至少也算一个不错的老师,毕竟这些年来,我所带的学生成绩都还不错,除了上一届。

之所以会在上一届遭遇滑铁卢,是因为有两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只有个位数,可就算如此,我的成绩也还没有垫底,多少带给了我些许心理安慰。

也正是上一届学生,引发了我的思考——

那两个学生,刚进校的时候,虽然成绩不好,但至少也能考个三四十分,但是经过我三年的教导,他们成绩却成了个位数,这样的结果,怎么看都是一种悲哀。

虽然我也知道,他们之所以会考个位数,并非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他们懒得写。但至少也证明,我没有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图转网,如侵删)

三年一度的轮回,又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

三个周相处下来,班级整体情况还算不错,但是也有那么几个孩子让我头疼——

三周时间过去了,他们没办法读通一篇文章,其中有两个孩子,从来都没有交过作业,每次问起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应我说一定会交作业,可是每次课代表反馈的未交作业名单里,始终写着他们的名字。

其实,就连我在给他们订正作业的时候,他们也不怎么配合——明明我已经讲了好几道题了,他们的书都还没有翻开。

被我盯着的时候,他们也许还会写两个字,但是只要我一转身,他们又恢复了原先的样子。

看到他们,不由得生出一丝焦急——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就已经这个样子,接下来的三年,他们又该如何度过呢?

对我来说,他们只是几十分之一,当时对他们的父母而言,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等到三年之后,他们的父母看到他们的成绩之后,肯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我不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读书,但是我想,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本就是为人师者的使命。

仔细想来,要完成这个任务,我首先应该做好四个聚焦。

(图转网,如侵删)

聚焦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回想我以前的教书生涯,学生的成绩之所以看起来还算不错,并不是我教得有多好,而是我让学生做了大量的题。

每次中考复习的时候,学生手头有厚厚的资料,我还给学生印了大量的练习题。

于是,孩子们早上刷题,中午刷题,一直到大半夜,他们依旧在刷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到底做了多少重复的无效劳动,根本没办法去统计,可是等到考试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做的那些题,根本没有出现在试卷上。

中考如此,期末检测也不例外——早早地结束新课,就是为了进入复习,所谓复习,也不是在梳理知识,而是“做题——讲题”的无休止循环。

仔细想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课堂,都是伪课堂,学生的学习,也只是伪学习。

课堂上,他们没有思考,没有讨论,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抄写我用演示文稿呈现的答案,这样的复制粘贴,本就不是真实的学习。

因为平时积累不够,我们只好采用刷题的方法,让学生觉得所有题目“似曾相识”,全然忘记这样的做法,纯属于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

也许,只有让学习回到课堂本身,让学习真实发生,才能解决这所有问题。

(图转网,如侵删)

聚焦学生,让课堂回归本真。

多年前,一位前辈曾经批评过我——“明明学生都已经明白了,你还在那里拼命讲,你以为你讲得好啊!”

前辈的这句话,对我而言,犹如当头棒喝,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意识到,课堂是学生的,我们讲什么,讲多少,并不是我们说了算。

从那以后,我给自己确立了“三不讲原则”——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自己不会的不讲。

可是,了解学情这件事,从来都不简单。

有时候我只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备课,觉得某个知识学生应该知道了,某个知识学生应该不知道……所谓的学情调研,其实都是我说了算。

有时候讲着讲着,我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想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学生,总想着学生能够达到我预想的高度。

可是我却忘了,这一切都是我的主观臆断,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上空空如也。

整节课下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实则什么都没学到。

当然,在我的课堂上,也有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什么“对不对”“是不是”,也经常从我的嘴里蹦出来,学生也能整整齐齐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

至于有多少学生真的知道“对不对”“是不是”,我好像从来没有深究过。

以后,我将更关注我的学生,找准自己教学的起点。

(图转网,如侵删)

聚焦教材,让教学有章可循。

每次跟师父聊天的时候,师父都说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得好,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每次师父说这句话的时候,我都在那里连连点头。

可是扪心自问,师父的话,我真的听进去了吗?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别的不说,单单作文教学这一方面,我就已经走入了误区。

上学期,为了参加赛教,我曾通读过六册教材,我才发现,初中语文教材的三十六次作文训练,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就拿七年级上册来说,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单元“学会记事”,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六次作文训练,不仅各有各的侧重点,也在逐步走向深入。

可是一直以来,从学生第一次习作开始,我都在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评价学生,却忘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其实是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初一的学生,无异于要求一个婴孩打败专业拳击运动员,纯粹是强人所难。

对我而言,最该做的事情,也许就是静下心来读懂教材,借助教材这个媒介,让学生学有所获。

当然,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转网,如侵删)

聚焦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这些年来,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始终在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

中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用同一张试卷理所应当,但是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果依旧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只会带来两个结果——

对于那些优等生来说,这些标准太低了;但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标准又太高了。

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

作为真正的一线教师,对于专家的这种说法,我只能嗤之以鼻——专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做起来有多难,恐怕打死他们都想不到。

不过,也并非全然无解。

虽然我们没办法做到一人一个评价标准,但是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有人倡导“一课一得”,个人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可行,对于学习好的孩子来说,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他们读懂主旨学会写法,但是对于那些基础不好的孩子,也许只需要他们学会几个生字理解几个词语就已经足够了。

这样一来,一节课上完之后,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也许这就够了。

就算三年过去了,他们只学会了几个词语,也比什么都没学会的好。

(图转网,如侵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没有经过实践验证,我的这些思考,说的好听叫作思考,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空想,也是胡思乱想。

接下来的三年里,我将按照这样的思路调整我的教学策略,也许三年之后,学生的成长依旧达不到我的预期。但是我想,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对我来说,也是一段成长之旅。

我一直坚信,老师和学生是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和谐成长。不论是教学专业上,还是在师生沟通上,都是来自学生的提醒和推动。

不难想象,当我调整我的教学策略之后,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解决了这些新问题,也就是实现了我和学生的共生长。

忽的想起了一句老话,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成就的过程。

而这,也许就是为人师最根本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