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pp雷电竞

考上研究生后别大意, 与导师相处的3个“潜规则”, 希望你没踩雷

不同学段的老师,教学任务存在较大区别。小学老师需要手把手给学生打基础,中学老师负责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大学老师给出学生前进的方向,后面的发展则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

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看重升学考试,却忽视了升学考试之后,不同学习环境之间的衔接问题。除了幼小衔接以外,学生小升初、中考、高考,乃至考研后,如何去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犹如一场接力赛,若在“接棒”的过程中掉链子,想要再撵上其他人的进度,可就难上加难了。就连前几棒取得的领先优势,也将化为乌有。

考上研究生后别大意,导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如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学历内卷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不敢再继续摸鱼。以往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大学老师不再像中小学老师一样,整天鞭策学生,全靠学生的自律性。

有些学生为了找工作,便从上大一开始就在为考研做准备。本以为考上研究生以后,就可以放松一下,结果一不留神得罪了导师。

正常来说,考研究生的学生未来大概率是要从事科研类工作的。读研不止是为了提升学历,更是在导师的带领下,积累科研经验,在实际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眼下却有不少硕士研究生,把考研当成就业的垫脚石,根本不重视学业,对导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敷衍了事。却忽视了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与以往的师生关系有很大不同。

研导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生怠慢学习任务,轻者耽误自己的学业成绩,影响按时毕业,严重者对导师的科研项目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导师和整个团队,都跟着吃瓜捞。

一位在读硕士生,就因为同学们的作业完成质量,没有达到导师的要求,结果导师在班级群里大发雷霆。别看这些学生都考上了研究生,连基本的常识,和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都没学会,期末还要靠老师施舍分数才能保证不挂科。老师能不觉得心寒吗?

学生与导师相处的3个潜规则,希望你没踩雷

学生一定要明白,硕导和本科阶段的导员是两码事,千万别混为一谈,未来能有多大发展,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导员的关系。有3个比较常见的潜规则,学生需要注意,以免踩雷。

尊师重道。

正如那位发脾气的硕导所言:“自尊才能获得他人尊重。”无论硕导年龄几何,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选择导师的时候就要考虑日后能否一起学习和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就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认真对待导师安排的各项任务,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沟通技巧。

研究生导师可能是学生现阶段圈子里,最有能力的人物之一。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遇到意见有分歧的地方,不要盲目顶撞老师,学会换位思考,有礼貌的跟老师保持深度交流。导师带学生社交不要过于抗拒,多认识一些行业大佬,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

提升专业能力。

很多研究生经常抱怨导师总叫自己干活,实际上在帮导师干活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大有收获。学生的专业能力越强,就能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导师有任何好的项目,都会推荐学生去,学生有好的发展,导师脸上也有光。

写在最后

考研党在报名阶段,就应该能体会到考研和高考的区别。高考主要是选学校和专业,考研除了学校和专业以外,还需要选择导师。考生只有找到明确的导师人选,才能在复试前联系导师,增加成功率。

在查阅导师资料的时候,学生就能发现,凡是能担任硕导的老师,履历都非比寻常。即便是双非院校的硕导,上学的时候也是学霸级人物。双一流的硕导,在行业内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笔者认为,面对不同类型的导师,学生也要用不同的方式与之相处。不可一概而论,也不需要过分讨好导师,遇到不合理的安排,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和导师发生正面冲突,凡事以学业为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