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期刊编辑对话:实务工作者发表论文二三谈

□都大伟

发表论文,其实不仅是在与学术界同行对话、与读者对话,也是在与期刊审稿人对话。近来和一位CSSCI来源期刊副主编做了一番交流,收获颇多。对一名在工作过程中有机会也有需要去发表论文的人来说,这样的收获是及时的。

论文写作,是一个有意识的活动。沿着提出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综述、指明研究对象、阐述研究设计、实施研究过程、得出研究结果的学术基本流程展开。但这样不算简单的流程往往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但从期刊编辑的视角来看,研究其实是应“去精英化”的——研究的起点,无非就是现实中感知到的“变化”和“现象”。比如,一线教师会观察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高分低能等现象,这些现象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所以,从找选题的角度来讲,象牙塔外的实务工作者,更加赢在了“起跑线”。

不过,现实问题如何转化为研究问题,这确实需要一番功力。在期刊编辑看来,研究问题其实也没那么复杂,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而这决定了研究者如何去收集数据、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这样的思维,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学术研究“高大上”印象的祛魅。

那么,期刊编辑在审稿时的关注点有哪些?这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

宏观层面,期刊编辑首先会关注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即,一篇论文提供的新知识,在多大程度上会促进其所在学科的发展?当然,这里的创新是广义的。论文提出了新的或修正完善了已有的学说、理论、观点、阐释,这属于创新;论文提出了新的或改进了已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这也是属于创新;论文发现了新的证据,这依然属于创新。对纯粹的综述性论文来说,如果对已有成果作了新颖的概括和新颖的评析,这也是一种创新。

创新做好了,期刊编辑还会关注论证完备程度。譬如,论文论证肯定要提研究方法,那么写作者是掌握了研究方法的本质,还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譬如,一线教师写论文时,常常会说“本文用了行动研究法”。但行动研究法其实是一种研究范式,涵盖了实验研究、课堂观察等具体的研究方法。此外,编辑还会关注,论文论据是否占有全面、来源真实、引证规范?论文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用词精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论文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在关注学术创新程度和论证完备程度之余,期刊编辑也会关注论文的社会价值和难易程度。如果一篇论文对所在实务领域的推动作用大、理论难点多、搜集和处理资料的难度大(例如数据需要重新编码),这样的论文更易受到编辑的青睐,这是对研究者劳动量的尊重。

而在微观层面。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期刊编辑先后关注的是题目和摘要、研究结论、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参考文献。C刊的编辑,首先不喜欢看到投稿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浅析”“初探”等字眼,这对期刊等级是不尊重的;其次也不希望看到强行蹭热点(比如“元宇宙”)却与正文内容不符的标题。在期刊编辑者看来,好的标题大概可以用“朴实聚焦”四个字来形容。而审稿思维下的好摘要的标准则是:读完摘要,编辑就可以了解研究的全部核心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对象、方法、结论。

下一步关注的,是研究结论。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期刊编辑可以接受对假设证伪的研究,同时高度重视研究结论的营养。令编辑失望的是,许多论文有丰富的研究过程,但研究结论却不能“解渴”、毫无新意,甚至不过是普通人不用做研究也可以想到的常识。接下来是研究方法——和标题一样,研究方法也要避免蹭热点,比如“元分析”,就被前些年投稿论文中一窝蜂使用,这易导致研究方法选择不恰当的问题。至于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审稿人希望前者有作者本人的见解,后者的格式准确,这些都是研究素养的体现。

论文发表的竞争之惨烈,远非“内卷”一次所能描述,这一点期刊编辑也深知。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实际的审稿过程中,期刊编辑看到了太多显而易见的“失败投稿”:把论文写成工作报告、工作总结者有之;题目过大者有之;拍脑袋随意提出理论模型者有之;思路不清晰、模型过于复杂致概念混淆者有之;统计结果未加工者有之;研究结论轻飘飘庸常者亦有之。避免了这些问题,投稿者对过稿的可能性还是可以保持乐观的。

当然,乐观的保障,是细致、扎实的论文带来的。希望写论文的人,可以有效掌握审稿的思维,实现“逢投必中”“有稿比过”,顺利实现与期刊编辑的双赢对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