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暖心! “云家访”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学生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包田红付卫峥通讯员周志广孟令阳)“别担心,老师都一直在你身边,有任何问题随时沟通。”“这些天家里情况怎么样?网课能跟得上吗?”询问网课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帮忙解决生活难题……近段时间,唐山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学生“云家访”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倍感温暖。

因疫情原因,我市中小学自11月初启动线上教学以来,市教育局倡议,各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不定期对防疫一线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现役军人子女、贫困生、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云家访”,尤其对防疫一线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一个月来,各校认真落实相应倡议要求,“云家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在“云家访”中,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在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坚持“一人一策”,认真落实特殊群体学生精准帮扶机制,多措并举,织密覆盖网,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疫情发生以来,开平区贾庵子小学本着“一人不遗漏、一生不落后”的原则,通过“每日追踪+反馈”的方式,对贫困家庭学生、控辍保学重点对象、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做到责任到人,形成管理网格,实施“每天一次课堂提问、‘一对一’辅导、每周一次线上家访”的“三个一”伴随式呵护,全面掌握学生居家生活、学习、心理情况,解决学习疑难,减轻家长负担。

路北区实验小学六四班张曦月同学是双医务家庭子女,父母被封控在医院,家里只剩下曦月与姥姥两人。班主任崔坤老师得知后,马上与老人取得了联系,和姥姥成了微信好友,一句“有事您说话”让老人吃了定心丸。为了帮助孩子,崔坤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多提问,以鼓励的形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留完作业后,还会让孩子单独重复一下作业要求,提醒她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发现课上知识掌握不牢,会视频连线曦月,进行“一对一”辅导。目前,曦月线上学习表现稳定积极,作业上交及时,家长表示,感谢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守护。

明确责任温暖守护

为摸清各班级的特殊群体学生,制定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分工到人,明确责任,给予学生更多关心与爱护。

“社区志愿者们守护着群众的健康,我们老师守护着他们的孩子。”路北区外国语实小的教师和志愿者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家中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网课之余抽时间与孩子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询问学生的生活物资是否充足、课余生活是否充实等。教师们每日在小组群上报“云家访”情况,做到事无巨细,以解除志愿者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老师做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父母为榜样,树立信心,增强体质,用自己的行动和父母并肩作战。”

古冶区大庄坨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摸排,把家访责任分解到各校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手中,对这些学生进行线上学业帮扶,在网课之余联系家长,抽出时间与孩子们视频通话、语音聊天,关心学习状态,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开平区第一实验小学对校内的6名残疾学生实行包联机制,在线上教学中,班主任老师随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仅口头表扬,而且给孩子们发放奖励徽章;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单独辅导学习,与家长一道形成教育合力,不让一个孩子在教学中掉队。

“云上妈妈”贴心服务

这段时间,路南区东新街小学教师李静红成了孩子们的“云上妈妈”。关爱父母投身一线的学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生活情况,视频指导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为不会网购的学生预定水果蔬菜……看着学生能正常上课,生活积极向上,家长反馈道谢,李老师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新华西道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父亲平时忙于工作,顾不上孩子功课。担心陈同学因基础稍差而影响学习进度,班主任每周不定期“云家访”,格外关注他的学习掌握情况:查看作业若发现完成情况不理想,主动询问该生,并反复讲解解题思路,待其理解弄懂后,再给他出几道同类型题目练习巩固。此外,班主任也会经常与陈同学视频沟通,关注他生活及心理上的情况,嘱咐他提前做好小升初的学习准备和心理准备等。网课以来,陈同学学习状态良好,课业也有所进步,他说,多亏了“老师妈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唐山市暖心“云家访”是教育部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每一所学校对莘莘学子的责任与牵挂,拉近了老师、学生、家长的距离,传递着浓浓的师生情、家校情。孩子们表示,接到老师的视频电话,听到老师的嘱托,很受感动,在老师的陪伴下,自己的居家学习生活并不“孤单”,有很多快乐收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