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明天起,杭城中小学开始线上教学!家长、老师正在做这些准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戴欣怡

今早9点,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我市中小学校期末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提到,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本学期教育教学活动可在12月23日前结束,相关年级不再组织期末考试,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初中、普高高一年级、职高高一高二年级本学期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考核评价等工作原则上于12月30日结束。普高高二高三年级、职高高三年级本学期结束时间原则上保持不变,仍为1月14日,在浙江省普通 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以下简称学考、选考)前,学校正常开展线下教学;学考、选考结束后,视情开展线上或线下教学。

随后,滨江区、西湖区、钱塘区、拱墅区等区教育局陆续发布最新期末安排,进一步明确从12月19日开始,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实行线上教学。不过,确无居家学习条件的学生仍然可以继续到校学习,入校(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中午11点左右,许多滨江区中小学生家长就已经收到了学校通知——

下午3点,上城区部分家长已经收到了学校最新制定的期末安排——

听闻消息,最开心的是小学生,因为没有期末考试了。“今晚要吃火锅庆祝一下。”滨江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跟妈妈说。

老师们却更忙碌了,因为这次调整将教学任务分成了两块,居家的孩子需要线上教学,没有居家条件需要到学校的孩子,则需要线下教学。

下午4点,杭城中小学的老师们都在忙着两件事,一是准备接下来一周的线上课程,二是统计周一有多少学生要到校上课。截至发稿,由于大多数学校还未统计好人数,所以暂未明确因明天线下课程方案。

“现在有不少老师因为班里有学生确认阳性所以居家,刚好可以完成线上教学任务,线下教学任务交给到校老师,但具体怎么安排,还是要根据学生最终到校的情况来看。”一位初中校长告诉钱报记者。

也有初中校长预计,接下来全校都将转为线上教学。

而滨江区公办幼儿园由于17日就宣布下周起停止入园,需要托管服务的家长可提前申请,所以这些幼儿园园长是最早拿到周一到校人数统计的。例如,杭州钱江湾学前教育集团下属四个园区,每个园区需托管的孩子是2至10名不等。“接下来一周,我们各园区将进行混班托管,相当于一个园区一个托管班。”园长方珺介绍,每个托管班将安排两名老师一名保育员,老师们轮流进班。疫情防控方面,在园孩子会继续进行核酸检测,发现异常,按统一流程处理。老师会关注未来园孩子,通过分享亲子游戏等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

虽然忙碌,但很多老师松了口气

很多老师们虽然忙碌,但还是松了一口气。

一位初中班主任告诉记者:“我们那层楼,其他几个班都有很多孩子‘中招’。只有我们班情况好点,统计出来目前只有两个抗原阳,而且都还是生龙活虎的状态。”这位老师说,尽管如此,班里很多家长下周也不敢让孩子来上学。

更让她紧张的是,办公室里同事也先后测出阳性,这几天高烧躺在床上,她现在每次做完核酸都惴惴不安。周五的核酸报告一直未出,她凌晨两点还在刷健康码的页面,“当时特别焦虑,整个办公室只剩我还是阴性,每天都疑神疑鬼担心自己是不是阳了,会不会传染给学生,问年级组长多要了几个抗原备着。”

醒来收到核酸报告,所幸还是阴性,她庆幸还好是虚惊一场。这位老师说:“一方面觉得幸运,我们班好像有特殊结界一样;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班下周要返校,会不会到时候整个学校,只有我们班学生跟我……”

所以,当今天收到网课消息时,这位班主任长舒了一口气,立马平静接受:“很幸运了,我得赶紧准备网课内容。”

小学家长心里踏实了,中学家长依旧忐忑

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家长对于此次期末调整,觉得心里踏实了。“班里已经有好几个同学确认阳性,从保护孩子健康的角度出发,下周本来就不想送娃去上学了。没想到刚跟老师请好假,就收到了线上教学的通知,心里更踏实了。”一位妈妈说。

钱报·小时新闻记者从多名幼儿园、小学老师那里了解到,从昨天开始,就不断接到家长请假的电话和短信,很多孩子健康状况良好,但就是家长不放心送去上学。一位班主任算了算,到今天发通知前,全班39名学生,包括生病的孩子在内,已有28人请假。“下周改为线上教学,我现在开始统计要来上学的学生数,肯定不到10个。”

相对来说,初中和 的家长还是有点忐忑,因为还有期末考,而高二、高三的孩子还要迎接学考和选考。“新的 分配生政策没出,如果明年还是按照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成绩计入分配生排名的话,那这次期末考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万一刚好赶上那个时候生病,咋办?”一位初三家长不无担忧地说。

也有部分家长因为是双职工,担心孩子居家学习没人管,或者对线上教学的效果表示担心。“还好这次有两种选择,我还是希望孩子在校学习,效率比家里好太多。”一位中学生家长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