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话]趣说古代名人的漫漫“高考”路

话说,21岁的苏轼随父进京赶考。自幼聪慧的苏轼对高考是来者不拒,面对这道出自于《尚书·大禹谟》中有关论“赏罚轻重”的考题时,苏轼更是不在话下。虽已有十足的把握,但心怀状元梦的苏轼,却不愿趋于平庸,他反复斟酌,认真推敲,先确定了文章的立意,并综合分析了阅卷人的好恶(文风、内容),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苏轼,走笔龙蛇,顷刻间,一篇传世的佳作就被写就,而就为写好这一篇“不落窠臼”的文章,自知冒险的苏轼也是“蛮拼”的。

他在策论中讲述的两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在上古时期,尧和法曹皋陶一同断案,但却发生了皋陶连续三次都判人治死,但三次都被尧予以否决的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而另一个故事则讲述了源起于大禹禅位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四方之首欲推荐大禹之父以要职,但此举却引得尧的反对。但四方执意如此,终于,尧为之所动,从而默认了众人的决定。

然而,若苏轼涉险写“奇文”的故事属实,那么,就今人的评卷标准来言,苏轼所写的第二则故事难逃偏题之嫌。但为什么苏轼还能折“榜眼”之冠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轼深知评卷人(欧阳修)的心理:喜文风平实、不藻饰之文。或许也正因如此,苏轼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榜眼(第二名)”的位份。

而在以诗盛行的唐朝,“诗仙”李白却没参加过“高考”,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李白的才能不够,还是另有什么隐情呢?

在唐代,若想功成名就,只有两种途径:受贵族姻亲的提点、照顾,亦或是通过八股取士考取功名。很显然,不为官宦家眷的李白只得通过“高考”来求取功名。

但在唐代,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考试机会的。在旧制下,至少两类人与“高考”无缘: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而这归制就好似为李白“私人订制”,莫名地戳中了李白的“泪点”。所以,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洒脱的背后却尽是无奈。而在此制度下,他的“翻版”另一位晚唐诗人李贺,也因其父晋肃与“进”同音,为避父讳而不中举,这便意味着他便因此不能参加“高考”了。这件事对年轻气盛的李贺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此他一蹶不振,26岁之时便抱憾而去了。

蒲松龄的“高考”之路也颇不平凡。他48年的漫漫“高考”路布满荆棘。他先后十余次赴历下参加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据说,康熙二十六年他参加济南的乡试时,文思如涌,下笔有神,大喜过望的他竟少写了一卷还浑然不知。而就这无心之举,却埋没了蒲松龄翘首以盼的功名。科举制规定,凡此类“越幅”卷都以做弊之过论处。中途就被勒令退场的蒲松龄,颜面尽失,他也只得抱憾返乡。

虽很难出离“高考”失利的阴影,但胸怀“致仕”梦的蒲松龄最终仍不肯放弃。次年春天,蒲松龄的最后一次应考,勉强使他做了贡生,而此时,距他第一次进科场已有48年之久了。

蒙受48年仕途“围城”之困的蒲松龄,已心力俱疲,在其所著的《聊斋志异》中,他托物寄情,不止一次地通过自己的笔触嘲讽科举制的冷酷与决绝。故事《公孙夏》便是以科场考试为背景,将科举考试存在的舞弊行为描写得淋漓尽致。

其实,像蒲松龄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如在史上声名赫赫的“唐宋八大家”就无一人是状元出身,而写成巨著的李时珍也是在“高考”中屡次失利的学生,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们日后所成就的丰功伟业。所以说,“高考”成绩的优劣并不能代表着什么,只要敢于奋力一搏,人生便也有过一次成长的经历。说了这么多,那您知道的创下我国古今考试史最有韧劲儿,勇气令人钦佩的“考生”是谁,年龄有多大吗?说来您都可能不信,他已逾百岁。清代百岁老人黄章可堪称是史上最年长的考试“不老松”。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乡试(初试)时已102岁,全家已四世同堂。由于老人行动不便,亲眷们都劝慰其不要再去赶考,但老人就是想圆自己荣登及第的梦想。据说,在黄章入考场时,有曾孙为其提灯引路。黄章老人对自己的“高考”充满信心,并说自己到108岁喜登及第也未常可知。闻听高龄考生的故事后,乾隆皇帝备受感动,特旨为高龄考生“俱加赏赐”,并一举成了天子的门生。而在乾隆三十五年江西乡试中,又有一位99岁的高龄考生李炜,连考三场未中而不悔,乾隆知其艰辛,拟旨“赏给举人”。

看了这么多古人参加“高考”的艰辛故事,不知您是否对他们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呢?以此可见,古今“高考”皆如此,它并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只要你对生活乐观的追求犹存,那么成功便与你近在咫尺。不知看过了古代名人们艰辛“高考”的故事后,能不能给正在备考的学子们减轻一点“压力山大”的心理负担呢?

原作者:帅虎-2019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