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幼教

“妈妈爱你吗? ”孩子的回答, 暴露了父母爱的能力

你问一个3岁的孩子,“妈妈爱你吗?”孩子说:“爱,如果我听话的话。”

你问一个13岁的孩子,“妈妈爱你吗?”孩子说:“爱,如果我考得好的话。”

......

在很多孩子的心里,父母对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可能父母们会喊冤,“我命都可以给他,怎么还是有条件的爱呢?明明我就是无条件地爱。”

其实,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说的都是心里话。谁都没有说谎。中间的差别,就是表达的方式方法,造成的不同感受。

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14岁的上海女孩留下千字遗书自杀的事情。

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大家眼里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可如此优秀的孩子,最后却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

她留下的一封3页纸的遗书,字字句句,让人泪目。

原来,她的父母要求她的成绩必须是年级前二十,后来又要求进年级前十,不断提高要求。孩子达不到,他们就用皮带、电线抽打她,用语言羞辱她。

孩子说:“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年级前10的我,是考满分的我。”这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因为只有好成绩,才能换来父母的爱与欢心。

孩子读初一,她说现在的成绩是她玩命拿下来的。面对魔鬼般的初二、初三,孩子害怕了,绝望了。所以她选择了放弃生命,她总说“没什么可惜的,也没什么难过的。”因为对她来说,活着太难了。

如果她的父母,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相信,说什么他们也不会这样去苛责孩子。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看见孩子考了一个理想的成绩,就眉开眼笑,孩子想要什么,都答应。孩子只要考得不好,就开始恨铁不成钢,焦虑、指责、抱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可是,当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压力和挫败感,以及对自己的低评价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感,他是没有动力去完成父母的心愿的。

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他们获得了归属感与价值观,才能激发他们心里向上的动力与能量。

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高二年级的女孩,平时在学校的成绩排在中下游。可是,突然她就进步神速,从1000多名,一下子前进到500名、300名,老师们开始都不相信,以为她作弊了。可一次次的进步,令老师们不得不信,她确实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高考结束了。当高考分数出来的那天,女孩叫她爸爸去查分。她爸爸每看一门成绩,都看一眼他的女儿,到最后的总分出来时,她的爸爸已泪流满面。因为女儿的高考成绩,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因为女孩读的是全封闭的学校,后来突飞猛进,她特意没有告诉她爸爸。那到底是什么事,让她突然懂得要发奋读书的呢?

原来,有一天她去老师办公室,远远就听到她们老师在训人:听说有人在追你的女儿,你也不叫你女儿照照镜子,她配吗?人家男孩子是保送浙大的优等生,你女儿是什么,撑死一个专科,不要去祸害人家男孩子了。

这个女孩悄悄地通过窗户往里一看,她差点窒息了。原来那个挨训的家长,就是她的爸爸。

后来,女孩看见她爸爸从办公室出来,拖着沉重的脚步,垂头丧气地走了。

周末回到家,女儿问爸爸,那天去学校老师说了什么?她爸爸开心地说:“没说什么呀,就是说你学习有进步了。”

听完爸爸的话,女儿跑到外面,撕心裂肺地大哭了一场。哭过之后,女孩就彻底地改变了。

就是因为爸爸对她无条件的爱,让她有了改变的动力与勇气。而前文中那个14岁跳楼的女孩,她的父母经常说的是“不指望她。”所以,她相信了父母的话,自己是那个没用的、谁也指望不了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的区别。

父母要想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首先在面对孩子不良行为时,要先假设孩子无辜。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孩子只是想获得归属感与价值观,而他们还小,没有方法,没有知识做支撑,还没有学会那些社会和生活技能,他们用错了方法,所以才表现出了不当行为。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们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地问他:我知道你想做得更好,我要怎样帮你?

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而不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爱的是父母心中想要的那个自己。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并不在于给他讲过什么大道理。而在于让孩子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小孩,来到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我觉得这是对无条件的爱,最好的诠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