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中师大校友一幅粉笔画上热门, 作画者回应: 希望能成为学生和美术间的桥梁

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通讯员毛国樨刘桢桢

近日,一位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手绘元代名画《山居图》,粉笔在黑板上平地起丘壑,青绿之中看尽浩渺河山好,一时间火爆全网。极目新闻记者3月13日获悉,这位火爆全网的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中国画(山水)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尘,他也是郑州第四高级中学附属学校的美术老师。

谈及这幅独特的艺术作品,李尘说:“主要是想让学生对我们的传统绘画有一个认识和传承。我非常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身处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就注重传统艺术的熏陶。”

李尘说,自己从学前班开始就喜欢画画。初次接触山水画,是在读七年级时。当时,李尘舅舅家的老宅子里,住了一位民间画家,喜欢绘制山水画。李尘的父亲就把他送到民间画家那里学画,让李尘对山水画有了一些认识和兴趣。后来,李尘就读华中师范大学,他选择了国画专业,认识了他的导师蔡敏老师。蔡老师的山水画技法和对国画的热爱,又使李尘对山水画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

再后来,李尘继续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三年读研时光里,李尘对山水画的文化传承、笔墨技法等,都有了深入学习和理解。他的作品《归来》《出天山》《天堑》等,多次在国内大展展出。毕业之际,在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领导支持下,李尘于202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博雅美术馆举办了“桃源·幻境”个展。

“在华中师大读书的7年,我对专业和传统文化的热爱,都有了极大的飞跃。”对李尘来说,在华师求学的时光,是难忘且影响深远的。

李尘的导师蔡敏,在上课期间和在平时生活中,给予李尘的指导和敦促,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山水画技法。“每次给导师发作品,都能收获颇多。”李尘说。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平时经常遇见李尘在美院加班画画,对他印象十分深刻。学院领导也相当支持李尘的创作和个人发展。李尘的本科辅导员张爱老师,亦师亦友。李尘在华师7年,张爱对李尘都十分照顾和支持。同门师兄师妹们之间,也互帮互助。这种不求回报的真挚的同窗情,也让李尘动容。

在导师蔡敏眼中,他是一个乐观上进、热爱学习的好学生,教过他的很多老师对他都有类似的评价。美术学院的师生经常在学院碰到李尘,不是在画室画画,就是在去画室的路上,正因为这样的勤奋才能有这么多的好作品。

蔡敏评价,李尘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达不到导师的要求,他会将一个作品重画好多遍,直到满意为止。”蔡敏说:“作为艺术硕士,按理说毕业论文只需写0.8万字,李尘却写了5.8万字。”蔡敏介绍,李尘查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献,将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论题《元代山水画中的“桃源”形象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蔡敏还称:“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位硕士论文盲审专家给他的评价:‘这是一位学术扎实,爱动脑筋,勤于思辨的好学生。’他之所以能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自如流畅地画出千里江山,完全是源于他平时的勤奋积累,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看到自己的学生因为黑板画而意外走红网络,蔡敏为李尘感到高兴与骄傲。

蔡敏表示,自己时常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毕业之后,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职业的艺术家,很有可能从事的是各种跟美术相关的职业。但是,只要专业水平足够好,积累足够深厚,就能在不同的岗位发光发热。

“像李尘这样,在不经意间绽放出艺术的光芒,在不经意间熏陶学生们,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美育行为,其效果远远胜过一节按部就班的美术课。希望李尘同学深耕基层,用自己的爱和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影响更多的学生,继续在工作岗位上谱写基层美育工作的绚烂篇章。”蔡敏说。

对于这次“出圈”,李尘表示:“很意外,很开心。”他认为,这次“出圈”使中国传统文化、山水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传,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山水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是一个比较有情怀的人,如果此事能使更多人喜欢传统文化,我真开心坏了!”李尘说,他更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学生和美术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美术、喜欢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校供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