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成绩好坏听天由命, 看到高校生送外卖、回农村, 小学生家长想开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理念是大多数家庭公认的培养目标。所以小学阶段即使不存在升学的压力,家长们往往也不会轻易放弃。

有个词叫“鸡娃”,意思是家长采用“打鸡血”的方式,拼命督促学生成为尖子。辅导班、学区房、进重点,哪一步都要比别人强。不过很多人的想法却变得越来越佛系,竟然跟大学生有关。

“我把你供出去,你又要回农村”,大学生家长很困惑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大学生家长的困惑。这是一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除了种地父亲也要去周边打零工。

但是家长对教育比较重视,正因为不希望子女过如此辛苦的日子,所以女儿上学的开销他们从来不会抱怨。其他女娃到岁数就早早嫁人,她还在外地读大学。

父亲正是希望她可以考出去,以后在市里安家。谁知毕业才2年,女生竟然辞职回来了,说是承受不了压力,宁可回来种地喂猪。

“我努力把你供出去,你却要回农村,早知道这样何必上这么多年学”?家长既失望又不解,坐在办公室里怎么也比干体力活轻松吧,哪来那么大压力呢。

这样的现象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令人意外的是,关注这个问题的主要群体并非毕业生,而是中小学生的家长。

成绩好坏听天由命,看到高校生就业现状,小学生家长想开了

以前听说类似的事情,可能大家普遍的想法是,这位大学生太矫情,不知农村生活的辛苦。习惯了教室和办公室,怎么会想要回老家,可能是能力太差又想啃老。

但现在更多人却表示理解,这代年轻人在工作中的艰辛指数,连自认勤劳的上代人看完也会心酸。以为坐在办公大厦里很体面,实际上是做不完的任务、打不完的电话,和上司没完没了的打压。

“看我每天这么忙,父母和亲戚还以为我做了什么高薪工作,一问工资才3千多”。这可能是很多大学生的体会。

笔者前不久还看到,有位女生跟上文的毕业生很相似,回到农村老家坐在院子里“疗养”。她坦言自己像要抑郁,村里生活成本低,待一段时间没啥问题。等精神状态恢复再考虑别的。

当然,能回老家也是需要勇气的。更多人遇到职场钩心斗角压力太大,或者干脆找不到靠谱工作的情况下,选择去送外卖。

包括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是如此。叫人无奈地感慨,当年为了高考点灯熬油的学子,毕业后还是沦为底层。不知是学历辜负了他们,还是他们辜负学历?

其中确实存在个人适应力的问题,但我们不该否认,时代洪流下高校生送外卖、回农村的现象,跟整体的产业结构和职场模式脱不开关系。

看到这样的趋势,“鸡娃”的家长开始变少了。大家学会了“顺其自然”,小学生家长总结说:想开了,成绩好坏听天由命吧,那么刻苦也未必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更别说出人头地。

与其这样,不如在学生小的时候让他们轻松点,以后“吃苦”的机会怕是多着呢。许多人开始否定“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说得好像只要上学时累到,以后就能轻松似的。

如果努力与回报难以成正比,“想开”才是正常的反应

董明珠说“大学生拧螺丝没什么不好”,专家提倡毕业生会家乡做“高素质农民”。看起来是在给当代毕业生的“多元选择”发声,实际上如果能有好工作,有几个毕业生愿意这样呢?

这就难怪连小学生家长看完高校生的就业现状,会改变培养的态度,不再对成绩那么锱铢必较。如果阶层流动变得困难,供完大学生,无论家长的教育投入还是学生自身的努力都难以得到理想的回报。

那么“想开”才是正常的反应,正如清华教授所言,越是这种情况越要明白,工作不要排在第一位。在学业中也是相似的道理,努力学知识只是“方式”,不是目的。

【想开不等于放弃】更多小学生家长表示“想开了”,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想开不代表放弃。培养后代最好的原则,就是要求他们尽力,但不要以过度牺牲身体和活跃的天性为代价。

话题:你现在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