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没家底别轻易读博, 博士坦言, 本以为光宗耀祖, 实际为生计犯愁

任何一个“正常”的时代,都会尊重知识和人才。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让后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一个有优势的学历,也是改变生活的可靠方式。

但很多人都体验到这样的无奈,似乎连学习这件事,也需要考验“资源”。并不是光靠勤奋就行的。比如,你有读博的学习能力,可经济压力却叫人进退两难。

博士坦言,本以为光宗耀祖,实际为生计犯愁

一位题主在网上讲述了自己读博的经历,奉劝后生:没有家底别轻易读博。在外人眼里,她是家里的骄傲,是家庭的希望。

家长都没有多少文化,却能养出成绩优异的女儿,这让大家很羡慕。其实最初她也没有想过自己要读这么多年,但读完本科时确实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

后来机缘巧合下顺理成章地读了硕士,进而又开始读博。女生是文科专业,过来人应该知道,就业属于“两极分化”的状态。

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学历又不能呈现优势的话,恐怕要面临失业。获得博士学位、参与研究工作,往往才能实现逆袭,让自己学有所用。

可是读着读着,女博士却倍感迷茫。同龄人其实早就安心在工作,起码能养活自己。她虽然也能获得补助,但因为家里没有一点支援、又没有时间出去打零工,手头始终很拮据。

最怕的是生病,去趟医院意味着接下来两三个月都要更加拮据度日。而原计划可以四年毕业,实际上根本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

延期代表着学业和生存问题的负担都要继续。家里经济条件好,怎么都好说。可如果只是很一般的家庭,往往连父母也开始怀疑:读这么多年书有啥用。

他们也很难理解延期毕业是正常现象,或许会觉得丢人;甚至认为“老大不小”还不能有份“正经工作”,便开始听信烂亲戚出于嫉妒的挑拨离间。

很多博士生面临忧郁情绪,不仅是生计的压力

这位题主也曾有过一段濒临崩溃的时期,好在遇到了比较好的导师。在其宽慰下,逐渐坚定了信心,专注于学业;不再做无谓的内耗。

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博士生没有这么幸运。他们面临的忧郁情绪,往往不只来源于生计的压力。遇到什么样的导师,对于研究生阶段太重要了。

这通常不是家长和本科生能体会的处境。许多硕博生把导师比喻成“老板”,跟纯正意义的老师是两个概念。

导师品性端正、学术水平扎实、体谅学生,才能学到真东西。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多拿些“辛苦钱”。但有些导师很可能有意打压和为难一些博士生。

不但故意延期毕业,平时还伴随着“免费打工”、榨取研究成果等现象。评论区有位家长表示,子女读博后看到其夜里蒙着被痛哭。

以前还不理解,学习压力真的那么大吗?后来才明白,原来高校里也存在“江湖”。打工没遇到好老板,还能辞职换工作。上学却不能随便换导师,只能默默忍受一些不公平。

博士毕业有以下福利,坚持就是胜利

过来人表示,除非你有某高校“学术妲己”的本事,让导师主动给你撑腰和减压。否则,大部分硕博生都可能面临迷茫无助的过程。

这需要努力跟自己作斗争,找到自我疗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坚持学业。读博到底值得吗?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

但博士学位依旧是比较稀缺的人才,毕业后确实能得到普通大学生没有的福利。比如,大城市的落户政策。一般人想去比较好的城市,需要购房或者满足多年社保条件。

而博士生通常能直接解决户籍问题。别小看户籍,它代表着公共资源。自己和后代在医疗、教育、择业等方面,会轻松得到改变。

还有,很多单位会给博士生“安家费”,从几万到二三十万都有。主要看单位实力,和博士自己的毕业院校及研究成果。

许多城市为留住年轻人,也会进行购房补贴。博士、硕士、本科生能减免的费用呈现出差距。站在这个角度,学历高虽然投入了教育成本,却也能在后期补回来。

博士生在报考公务员、部队岗位时,也存在明显的优势。有部分岗位待遇更好、晋升更快,是重点培养对象。这种往往是专门针对高端人才设立,普通学历不可报考。

【话题】你觉得读博值得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