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穿汉服、讲花神、踢蹴鞠……她和学生把传统文化“搬到”地铁上

走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北校区,或许你会看到学生们身着汉服,用传统的书简诵读诗词,挽袖提笔练习书法。如果你在春季走入居民小区,或许会看到有人在进行射箭、投壶等古代运动。这是杨翔——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国学教研室主任,正在推进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的路上扎实前进着。

杨翔。

创立“国学班”

他们穿着汉服上课

从1998年杨翔成为一名师范专科生的老师开始,25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奋战在执教第一线,为小学教育输送专业人才。2014年,在教育部文件和校领导对小学语文特色教育的要求之下,杨老师牵头创立了“国学班”,加强班里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为小学语文教育输送优秀的、有特色的人才。

“第一届国学班由我担任班主任。那个时候我们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论语解析、孟子解析、礼记解析,还有太极、古筝、书法……当时很多其他班的学生都想来上我们的课,觉得国学班的课又多又有趣。”杨翔说。在语文教育专业课不减少的基础上,增加“N”项国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国学班的学生们既能承担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也可以在小学、文化机构内教授国学知识与技艺等,是她一直以来的理念。

“毕业之后我作为一名老师回看当年学过的课程,才发现杨老师为我们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环环相扣、面面俱到。”2016年进入国学班的邓一达,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毕业以来,国学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一直陪伴着他。“现在我的手机里经常会存一些历史书籍,在语文授课时也会常常跟同学们讲诗、讲历史故事。慢慢地,学生们也对古诗词、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一种传承。我找到了自己一生热爱的东西,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够在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份宝藏。”他说。

2016年进入国学班的易秋媛,就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受益匪浅。“在国学班的学习中,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三笔字’练习,起初我对汉字的书写仅停留在‘工整’,后来通过汉字书法课程、规范字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写好规范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说。凭借扎实的书法功底,她斩获湖北省小学教育师范生技能大赛“三笔字”一等奖,这一履历也成为她之后求职的亮点。如今,易秋媛已如愿回到家乡四川担任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杨翔和她的学生。

除了应有的课程之外,在国学班的班风建设上,杨翔也尽力打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感。在班上,学生们的班服不是衬衫、卫衣,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衫——汉服。当其他学生坐在木质的课桌椅上听课、学习时,他们身着汉服,跪坐在蒲团上,手捧竹简,朗诵诗书。除了杨翔的助推,学生们自己也会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到了传统节日的时候,比如中秋节,班上的学生们会在班级群里接龙吟咏月亮的诗句。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国学班的同学是和别班的同学不一样的。”杨翔说。

带学生走出校园

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

杨翔的国学推广之路,从不止于书本和课程之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在学校里诵读诗书学习技艺,杨翔还带领着同学们走出校园,在亲身体验中发现传统文化。

第一批研学基地选在了安徽的文化博览园。学生们根据不同的选题兴趣进行分组,并在园区内开展实践活动。从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到云草花手工课,以及根雕博物馆等等,都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熏陶之下,一颗传承五千余年的文化之种也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种下、生根发芽。而这,也正是杨翔的目的所在:“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些文化,学生的内心肯定会有触动。而这个触动就像一颗种子,只要它在,就有发芽的可能。”

在每一次研学活动最后,学生们的研学汇报都会给她不一样的惊喜。在一个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主题的汇报中,学生们围绕传说“龙生九子”展开诠释,每一位同学都扮演一位龙子,以自述的方式,向听众介绍自己的性格、亲缘、特点等等,有些同学还通过舞蹈来展现龙子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实地学习中,我能看到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真心的喜欢和独特的理解,这让我觉得很有意义。”杨翔说。

杨翔和她的学生。

从校园到社会

他们传播着传统文化知识

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杨翔积极在各个传统节日带动师生们举办特色活动。她举办的上巳节系列活动已经从校内走向小学,走向社会。

“我想用这样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春意盎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杨翔说。古时,上巳节有吃煮鸡蛋的习俗,她便提前联系好学校食堂,在节日当天为每位学生提供荠菜煮鸡蛋。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她还在校内组织举办了古代运动会,共有蹴鞠、投壶、射箭、捶丸、滚铁环、打陀螺、踢毽子、木射等八个项目。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可以获得一枚印记,学生们可以凭借印记兑换折扇、香薰等纪念品。

除了在校内通过运动会的方式重拾上巳节的仪式感,杨翔还带着国学班的同学们穿上汉服,走入小学,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刚才,我用柳枝蘸了花瓣水,洒在了这位男同学的额头上。这个仪式就叫祓禊,是古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常用的祈福仪式……”国学班同学们为孩子们一边演示,一边介绍上巳节的相关知识,2018年的上巳节,国学班的同学们就这样从武汉小学出发,将传统文化的课堂开进了周围的小学里。对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孩子们也很兴奋,纷纷排队走上讲台,接受老师们的祓禊祝福。

除了学院和小学,杨翔还带着上巳节的活动走进社区。2021年的农历三月三,她组织学生们在社区里带着居民一起画汉服、穿汉服、赏汉服,带着居民过了一把汉服瘾。“要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哪里,就不能仅仅去看,一定要体验。”她说。

江城的四月,正是花开时节。在2023年花朝节的这一天当你走进“樱花地铁”,或许可以看到一幕古色古香的“花神图”。这也是杨翔的教学中,课程实践的一环。“在课堂上,我们把花朝节和荆楚杰出人物结合,评选出了十二位‘荆楚花神'。之后学生们自己设计思路、查询资料,在花朝节当天,穿上花神的传统服饰,走进樱花地铁,为游客们讲解传统文化。”杨翔说。在学生们讲解的过程中,许多游客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认真聆听他们的解说。一位小朋友围着学生们一直好奇地看着,学生们见状,就引导这位学生上手触摸身上的衣料,感受不同时期服饰在用料等细节上的变化。还有一位爷爷感叹:“真是一下子就回到古代了呀!”

“我觉得不能让人们只知道樱花,也要知道我们的传统花卉与花神。乘坐樱花专列,传播传统文化,是在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弘扬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知道传统文化。这是一场实践活动,但也是我们的课堂,我们要把课堂搬到地铁上。”杨翔说。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她一直相信传统文化的美是无穷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对于大学生、小学生的德行修养、文化自信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相信对传统的热爱是会沿着教育一代代传承的,从我的老师到我,到我的学生,再到学生的学生们,每一代人都在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它顺着血脉前进,无边无垠。”杨翔说。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实习生李思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