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年级新生“背调”引争议, 父母职业非写不可? 还有更隐私的问题

秋季开学跟春季开学的意义不一样,伴随着学生们的“升级”,一批同学将开启新的学习阶段。比如从幼儿园到小学,就是很重要的跨越。可是当代家长所操心的问题真的不少。

一年级新生“背调”引争议,父母职业非写不可?

为什么说以前养娃没那么焦虑?因为只要熬过前几年,待娃能听懂话、尤其是能上学以后,那代的家长有很多就能做“甩手掌柜”。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责任心强、养娃比较精细的;也有随心所欲、不考虑在校体验的。但整体来说,当代家庭要考虑的层面显然更多。

一年级入学,在成年人眼里学生们还是“小豆包”。可校园里的“暗流”却不可忽视。开学季,一个经常引发吐槽的话题又一次被大家热议。

有位家长晒出了小学新生入校时,老师发给家长的调研表格。原来这是“家庭背景调查”,她不禁感叹:父母职业真的那么重要吗,为啥非写不可?

记得自己上学时,只要拿着户口本去报名就好,哪有这些事呢。家长的心情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现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几乎新生都要填写这种“背调”的表格。

又不是考公政审,家长职业和教学没直接关系,为何成为入校的必备步骤呢。农民直言:我就是个种地的,让我填什么工作!还有卖猪肉的家长自嘲是“佩奇终结者”。

当然,如果你这样问老师,对方会告诉你写“务农”即可。但家长们所吐槽的,是另一回事。家庭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教师队伍里,也出现一些势利眼的工作者。

“务农”的家庭背景、教师子弟、机关干部后代,家长们很担心学生因此被区别对待。也有人觉得这类家长太敏感,其实填工作算正常。我们来看看更离谱的。

还有更隐私的问题,美其名曰“因材施教”

平心而论,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如果开学的背调只让填“父母职业”,已经算好的。网友们晒出更隐私的问题。例如,有的在父母工作后面,还加上一项“收入”。

当然,大部分游走在直白与隐晦之间,通常是:家庭实际住址(问清楚跟户口上不一样的地址)、房屋面积、上下学乘坐的交通工具。

一位幼儿园家长晒出新生问卷,下面明晃晃地写着:你的父母能为幼儿园提供哪些资源。叫人真的很无语,这都不背人了嘛。我交钱给幼儿园,好像还要给你服务。

人家有主动提供帮助的家长,那是人情。但是还没怎样,就主动询问,过分了吧。还有一所小学曾经被曝出,给学生们直接划分出“不同群体”。

学校让班主任根据“普通学生、教师家庭、事业单位子弟、经商家庭”分类上报,不是简单的统计数量,而是精确到姓名和具体工作单位。

当时许多家长提出强烈质疑:这是怕老师管理班级时“打错人”吗?这些原本属于隐私的问题,被如此直接地搬到学校里,连遮羞布也不要,属实令普通家庭比较无奈。

而学校的解释往往如出一辙:这都是为学生好,为了因材施教。但家长们对“因材施教”的体会,或许跟学校完全不同。

很多老师也不喜欢搜集家长信息,很无奈

如果学校的家庭背景调研还不至于涉及那么多隐私问题,家长也不必太担忧。其实大多数教师,既没有想象中那么“无私”,也不至于太坏。

学生平常不惹事、不扰乱纪律、尽量认真学习,基本不会刻意被歧视。而遇到势利眼的教师,其实压根不用填背调表格,人家也有很多手法来了解家庭背景。

大部分班主任,其实恰恰跟家长的想法一样,不喜欢做这种问卷。因为家长填完,最后还需要老师在系统录入。

这项工作又不可能给老师额外加薪,对教学工作也属实没有实质影响,谁愿意没事多干活呢?只不过,许多学校要求必须做,班主任也很无奈。

最后万一两个同学争执打架,老师弄不好还可能被家长冤枉“偏向家境好的学生”。这年头大家宁可相信老师恶毒,也不愿相信家长无理取闹。

减少家庭背景的调查,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声。希望上面可以设置更明确的规则,监督和限制学校做这种涉及隐私的问卷,促进教育公平。

【话题】你觉得这样的问题合理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