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从“围棋十诀”看围棋的教育功能

围棋,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一种文化,其包含了深刻的哲理。近年来,随着围棋理念的推广,我们发现通过围棋文化的熏陶,学生在独立思考、逻辑思维、注意力、计算力、组织指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围棋十诀作为对棋理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所论极为中肯,自古以来,为棋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所及,遍于海内外。

仔细推敲“围棋十诀”,我们不难发现,围棋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等方面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的心理健康几乎涉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理想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以及学习的生理机制等。

“围棋十诀”中有“慎勿轻速”的说法,意思是说下棋要谨慎,不要盲目乱下。一局棋,往往大小战斗接连不断,几块棋生死缠绕,经历漫长的智力马拉松,饱尝艰辛,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其实学习中也是如此。经常看到有学生在作题目的时候,看到题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做起来,不去仔细分析看清楚题意,这就犯了“草率”的毛病。

在棋盘上,棋子都是相同的,但是怎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一颗棋子的作用,这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动需相应”、“攻彼顾我”,都包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所以,从学围棋开始,就要求学生通过作死活题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不断构思、计算、判断和决策,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他们成长至关重要,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他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吴清源大师说:“围棋的目标是中和”。什么是“中和”,换句话说就是不过分。在“势”与“实”之间取得中和,在攻、守之间取得中和,在全局与局部之间取得中和,过分了,就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

“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之道。

不得贪胜

在“围棋十诀”中也处处透露着这种“中”的思想。先说“不得贪胜”,这一条人人都明白,做到却很难。因为围棋就是为了胜负,怎么又说不得贪胜呢?这个,说的是心境,要用平常心来下棋,不要被自己的贪心所迷惑。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中”。

入界宜缓

再说“入界宜缓”,意思是说你要想去侵消对方的地盘,不要急着马上动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就如同你到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学校,不要急于表现自己,先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寻找合适的机会再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这不也是“中”的体现吗?

其实,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与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相处的时候,不要光顾着自己,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在自己和别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被大家所接受,自己也不会觉得难受。

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人应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正确地认识、体验和控制自我。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获得自我认同感。

一局棋往往腾挪变化,险象环生,一会儿顺境,一会儿逆境,一会儿又进入漫长的僵持。妙手连发,可使棋局狂澜力挽,形势大优,而一着不慎,又可令棋局乾坤倒转。

学下围棋的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冷静判断形势,切不可因一时杀红了眼而损失更大的利益。

“舍小就大” “逢危须弃”

“舍小就大”、“逢危须弃、“弃子争先”也是很高级的战术。

下围棋难免死子死棋。死则死,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死得其所,牺牲能换回更大的价值,甚至应该主动弃子。下围棋讲究从大处着眼,从全局出发,忌拘泥于局部。要注重棋的厚薄、宽窄、强弱和攻防的关系。既要敢打敢拼,又要攻防适度,行棋处处争先,丝毫不容懈怠。

人们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必死的棋不愿意弃掉,反而希望对方犯错误,结果却送掉更多。这就要求棋手在下棋的时候,正确分析自己的形势,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同样的道理,如果青少年能够冷静的面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正确了解自己的烦恼所在,学会克服烦恼,就能避免因愤怒情绪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中的“彼强自保”是说当对方势力强大的时候,不要想着攻击别人,首先要想到自己即使吃点亏,也先做活再说。

“势孤取和”指的是如果你的一块棋势单力孤,就不要想着和对方战斗中占便宜,对方战斗环境更好,凭什么你要占便宜呢?能和平相处,大家平安,都别吃亏就应该高兴了。甚至不要选择战斗,选择都相安无事的方针才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