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教育主体已经做到“双管齐下”,将大学生社会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思政工作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其工作的开展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果可以给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
可以更好解决由不健康、消极的社会心理带来的问题例如犯罪、校园暴力、网络暴力等,这些问题的预防和规治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成果。
群体心理动因
网络离不开现实世界,网络技术扩散了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表现出对人类多余的被压抑的能量的释放和解放。
从群体理论出发治理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还需要协同社会、高校和家庭三方共同优化网络环境社会层面增强网络道德教育,高校层面要加强高校管理。
在优化网络的社会环境中要完善法律法规以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加强高校的网络管理以净化网络空间。同时重视校园意见领袖的作用来引导网络舆情。
在家庭层面,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来涵养健康网络习惯。完善法律法规以强化个人责任意识预防和治理大学生网络暴力离不开法治途径,离不开法律、法规、制度的作用和保障。
用法治的途径,净化网络空间,让大学生在一个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预防和治理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推行网络实名制、对重点、热点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等方面进行专项整治。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制度建设,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来规定网络暴力侵权行为的刑事、民事责任,但网络法律法规和惩戒机制依旧不完善、不健全。
并且在司法操作中还是难以进行精准的追责。原因首先就在于网络暴力主体难以精准确定,由于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群体性事件,责任主体确认困难。
其次,证据难以收集,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在传播过程中证据易被篡改;最后,网络暴力造成的后果评估困难,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名誉权、人身权等难以确定。
因此,净化网络社会环境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于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惩戒机制,完善网络暴力司法程序。
推行网络实名制,约束网络道德主体,网络暴力现象之所以频繁出现、愈演愈烈,在很大程度上是网络空间匿名性的特点,网民匿名发表言论,给网络暴力的形成留有温床。
因此应该大力推行网络实名制,其根本目的是确认发布网络信息的责任人。用户在网络上注册账号时,需要提交真实姓名和个人证件等,用户可以使用任意网络昵称。
网民如果没有做危害网络空间的事、参与网络暴力事件,那他的隐私不会被公开。而一旦触犯法律,该网民会被监管。
这种制度体系可以使网络主体更加明确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在你行使某个权利的同时,你也在相应地承担着义务。
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络道德主体的行为,从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加强高校网络管理以净化网络空间高校的网络管理是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重要内容。
本文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暴力现象,高校应该将网络暴力拒之门外,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主体。
单单进行道德教育、心理培育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正规地管理方案,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
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部门
建立专门的网络暴力监测机构,选聘具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人员做信息管理员,同时可以聘请学生助管,调动学生参与高校网络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校园网络阵地的主人翁意识。
高校应建立网络暴力预警机制,通过监测学校各大社交平台的网络舆情,及时快速地发现并解决网络暴力事件,尽最大努力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
对于突发的网络暴力事件,要提前做好紧急预案,提高解决危机网络暴力事件的能力。
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福建师范大学为了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出台了《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和《学生网络文明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电子科技大学则出台了《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媒体管理办法》和《电子科技大学网络舆情管理实施办法》。
各高校应根据现实情况,完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倡导文明上网,不随意发布具有诽谤、污蔑、诋毁的言论等。
高校只有明确严格的惩罚制度,才能真正对大学生发挥引导、规范性作用,净化网络空间。
重视意见领袖作用以引导网络舆情在网络舆传播的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引导舆论,形成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
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尚未成熟,在发生热点网络问题时,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
一些网络上活跃的意见领袖,缺乏网络社会责任感,为赚取流量、博人眼球,把社会舆论引导至极端,是形成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预防的治理大学生网络暴力,要重视权威领袖的作用,引导和规范意见领袖的网络行为。
发掘和培养高校网络意见领袖,高校内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对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事件发展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要发掘和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意见领袖。
要以各类学生组织为平台,尤其学生会,各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他们会发动自己的朋友圈和广泛的人脉关系,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
因此,高校应重视学生干部工作,对工作认真、口碑良好的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思维活跃、成绩优异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成为网络空间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规范和引导高校网络意见领袖言行,高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宣传部门、监管部门等相互配合,加强对高校校园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和规范。
高校制定相应的规定,积极鼓励能够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对于那些传播负面消极的言论的人予以批评教育,以此保证这些负面的舆论不会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
高校应重点关注意见领袖的言论,营造积极、健康、平等的校园舆论环境,保证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自由。
创造一个公平、平等、言论自由的网络空间,以加强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以涵养健康习惯家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家长应该对网络暴力有基本的了解,观察孩子网络使用情况,根据大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判断是否参与网络暴力事件中,及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
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做家庭中的网络道德榜样者,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标准、规范自身网络言论、主动监督网络暴力行为。
同时,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减少他们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降低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的可能性。
社会动机理论
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大学生社会心理成为影响其频发的重要因素,社会动机心理动因加速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培育。
同时,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后,对大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理网络暴力的发生,加强健康心理的培育对大学生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心理培育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原则,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的健康心理培育要以人为出发点,承认人的自我价值和个体差异,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和正当利益,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亲切关怀、精心指导。
其次,以人为本的健康心理培育要坚持人的主体性,提供给教育对象意见建议的发表平台,给予教育对象施展才能的机会。
鼓励大学生之间进行心理互助,使得大学生成为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最后,以人为本的健康心理的培育要以人为目的,在生活中可以给大学生设置一些挫折,以此提高抗压能力,重点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引导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心理及情绪发泄渠道受阻。
要预防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要建构完善的利益诉求和心理表达机制,给大学生的心理宣泄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开展主题班会、设立宣泄室、建立心理咨询师等为大学生反映问题搭建沟通平台。同时,要注重利用校园论坛情绪释放机制,让大学生对消极情绪进行及时宣泄。
通过宣泄敌对、不满等负面情绪,有利于大学生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通过发泄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者在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的爆发。
建立网络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在网络环境中,分析大学生的实时信息,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统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想法,在热点问题中的见解等信息,明确学生的价值取向。
然后对其深层次的划分,结合学生自身,寻找恰当合理的方法加以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出现群体无意识行为导致的矛盾激化,从而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各种网络论坛特别是大学的校园论坛中,大学生发表言论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还涵盖了社会现实问题。
不仅仅是校园问题在网络中都有所体现,国家大事社会问题也出现在论坛之中。
在谈论一些热点问题时,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活跃,有可能出现过激心理,对于事件的看法,也极易引发群体舆论,产生矛盾。
这时就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为校园稳定安全建立预警系统。
健全完善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疏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健康培育工作也需要心理咨询机构的配合,高校和社会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工作,提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门槛,使心理咨询行业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加强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规范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核认证制度,优化专业队伍,推进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发展。
多方协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是规治当代青年网络暴力现象最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错误的社会心理因素是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针对大学生错误的社会心理,注重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认知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区分现实和网络世界。
结语
将心理课程作为基础性、常态化课程普及,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使心理问题咨询不再是难以诉诸于众的难言话题。还可以充分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在活动中积极宣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