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太香了!”
这是博主小牛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一条分享,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去上老年大学的经历,帖子一出便冲上了平台热搜。除小牛外,还有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在老年大学与“60后”同桌一起上兴趣班的体验。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法国就创建了第一所“老年大学”。如今,英国、美国和日本多国已经将老年教育政策法制化,既为老年人排解孤独和寂寞提供渠道,也推动老年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
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近日,各地老年大学秋季学期陆续开学,“年轻人上老年大学兴趣班”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直言她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没有升学压力,不考试、不内卷,可以拥有选课自由。如此令人羡慕的学习场景,正是老年大学的真实剪影。
老年大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首先是“物美价廉”的课程。与培训机构里那些高价的“私人订制”相比,老年大学,一学期的学费通常只需要几百元甚至几十元,而且有着丰富的课程设置与专业的师资力量,自然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再也不用考虑被钱包束缚的“爱好”,而去尽情享受“向往的生活”。
老年大学天然被赋予了慢节奏的特质与“享受生活”的期许。在这里,年轻人不必纠结于同龄人之间的比较、内卷、社交,可以回归纯粹的心灵现场,给自己做一场精神按摩。而老年大学最初创立的初衷也正是出于人文关怀。
“老年大学”始于“第三年龄”教育
事实上,老年大学由来已久,既是当下年轻人的“心头好”,也是“第三年龄”人群的“学习乐园”。
“第三年龄”是国际社会按照少年、青年、老年三个年龄段笼统划分的。1972年,法国图卢兹大学的皮埃尔·维勒斯(Pierre Vellas)教授创建了全球第一所老年大学,也称为“第三年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简称U3A)。图卢兹大学社会科学院专门为当地退休人员提供老年教育课程,被视为西方现代老年教育兴起的象征。
1975年,国际老龄大学协会(IAUTA)成立。该协会由正规raybet雷竞技靠谱 机构认可的老年(继续教育)大学共同组成,旨在联合全球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组织,建立国际性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知识交流,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老年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1983年9月17日,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第一所老年大学的诞生。此后,许多离退休的个体纷纷在中国各地自发创办了老年大学。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于1994年加入国际老龄大学协会,成为该协会中最大的团体会员之一。
“老年大学”如何成为代际沟通的桥梁
自上世纪以来,代际差异作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直被各国学者所关注。欧洲学者曾倡议并实施过“代际学习计划”,这些项目为年轻人提供了向老年人学习经验和智慧的机会,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着陪伴和社会互动。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大部分人的社交都是同辈交往,但代际沟通却有着推动知识共享与情感弥合的重要作用。有年轻同学就表示,他们也知道应该按保持作息规律,但却无法真正做到。但与老年大学的“银发同学”相处久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此外,年轻人表示经常听老人们讲历史故事、生活经验,都会受益匪浅。
今年30岁的陈曦报名了老年大学的钢琴初级课程班。在她看来,和老年人做同学并不存在“代沟”问题,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作为年轻人,陈曦学得更快,她不仅在课堂上帮助其他叔叔阿姨,作为“热心网友”的她,也会在生活中主动帮老年人网购教材,互相交流学习情况。这也给她带来一定的成就感。
有些网友担心,年轻人的涌入是否会占用老年人的学习机会?其实,西方老年大学也面临过类似问题,如今法国首创的老年大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所“全年龄大学”,任何感兴趣且有时间的人都可以参加。同时,一些老年大学在报名时设定了年龄限制,以确保老年人能够优先获得入学资格。当报名名额还有余额时,才会向所有年龄段开放。
进一步来说,年轻人踏入老年大学,反映了他们真实的消费观念和学习需求。这一代年轻人并不吝啬,但也懂得精打细算,他们希望用较少的费用来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目前,社会上涌现出许多面向年轻人的公益性继续教育项目,让年轻人可以持续学习。只有这样,老年人和年轻人才能在学习中各得其所,实现和谐共融。(完)
参考:中国青年网、中新网、成都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