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如何培养法治传播人才? 学者: 将法学思维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体量不断放大,互联、互通、开放的网络信息呈现出指数式增长、繁殖的态势,从而引发了网络安全、网络暴力、隐私泄露以及数据安全等众多问题,数字信息传播亟待秩序化和法治化。

围绕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之间的共同主题和前沿问题,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10月13日举行业界学界对话活动,探讨“高校人才培养如何服务法治传播实践”。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媒体数据研究院院长孙祥飞指出,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重构了社会公共空间的基本格局,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心也逐渐开始向网络空间迁移,互联互通、开放的网络信息呈现出指数式的增长和繁殖的态势,由此给传播领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急需秩序化和法治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摇篮,自然要担负起向社会输送服务于法治传播实践的人才的责任。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如何培养法治传播人才,厦门大学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郑金雄,《今日说法》栏目制片人王宝卿分别从高校学者教育者、法治新闻从业者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

在法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郑金雄以“破壁融合交相辉映——法制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为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依法治国战略体现在法治传播就是要形成全社会遵守法律、全民普法、让法治传播成为基础性工作的社会氛围。要加快法治传播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要在需求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出发,提升高校学生政治素质、增强融入社会和多学科学习能力。而目前现实社会正面临着又懂法律又懂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法治传播没有被重要关注的难题。

对于以上难题,郑金雄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首先,把思政元素嵌入在理论授课、实地调研、课堂展示等各方面;其次,专业教育与融入社会相结合,例如展开街头普法实践,组织媒体公开课和反诈校园活动等;还要将法学思维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例如唐山打人事件的传播报道就体现出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思维的碰撞。作为高校教师,更应力求改革创新、模式创新,讲究多元与合力,突显学生主体意识,通过小组研学、情景展示、法治新闻播报、课堂辩论等课堂实践方式形成有效互动,寓教于乐、更寓教于思、寓教于行。总之,转变理念,注重整合,确定法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面向和价值导向是目前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

“朝向未来,我们需要的法治传播人才”是什么?王宝卿以此为题,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从业心得。法治传媒为了实现记录中国法律进程、助力中国法治进步的两大任务主线,树立了“记录、推动、促进一个以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为价值坐标的社会”的价值追求。他指出目前传媒法治媒体面临着媒体定位、报道内容专业化、报道视角、普法质量、新技术融合(向短视频发展)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强调如何实现多重效应的平衡、如何破解高流量与高经济效应、如何普法内容严肃性与泛娱乐化的冲突、如何面对舆情问题、如何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度、如何处理好报道中的碎片化与完整性是目前法治传播者面临的几个重要难题。

王宝卿以自身多年从事法治媒体的经验出发,提出了法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十大技能:新闻写作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能够独立写文案、拍视频、做视频编辑、做海报的全媒体记者)、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创造性思维,作品缺乏网感、创造性、用户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准确判断各种事物的轻重缓急)、总结经验与错误。王宝卿对于当前社会法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求和郑金雄的观点如出一辙。

10月14-15日,全国法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暨第七届“东方传播法”学术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智能时代的传播法学和文化法学”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立足智能化时代背景,围绕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之间共同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推进两个学科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深度融合和跨学科发展。

会上,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以及媒体的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智能时代的传播法学与文化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宣传思想文化法治,智能时代的版权文化治理、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数据和广告治理、法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等主题议题,以主旨发言、专题报告及与谈、综合点评等形式作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