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论坛丨透视外军军事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透视外军军事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陈乃利 卫明

引言

规律反映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基本联系,决定事物必然的发展趋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新时代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运用军事教育内在逻辑,注重以开放思维分析研究国外军事教育做法,归纳其普遍认识和有益经验,在比肩一流中借鉴一流、建设一流。

服务政治的育人要求是军事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体现和行使,也是国家治理重要手段。各国的教育,包括军事教育,无一不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

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军队非常强调军事教育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要求。他们将“为谁打仗”“以什么姿态从军”等理念的培养有效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教育。比如,有的西方国家军事院校的大纲和学习指导中,虽然强调所设课程“不能预设立场,不宣扬、也不强制学员选择价值观”,但这种要求往往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审视其教学资料和组织过程,课程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标签”随处可见。其联合参谋培训班中的演习想定,背景设置为“自由民主世界受到了严重威胁”,以强调出兵动武的正当合法性;在课题研讨教学中,设置“自由价值观面临的主要威胁”议题;学术导师组织讨论,也往往会从价值观的角度把世界主要国家“划线”“归堆”,然后引导学员批判那些与西方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刻意回避西方社会民粹主义抬头、社会治理能力退步等现实。美、英、法等国军队院校还注重通过军人的精英礼仪教育、荣誉准则教育,以及配合的宗教教育,为其军人履职打牢思想基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军事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培养的人在政治上不能有半点偏差。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政治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军事教育全过程,把政治建军要求贯彻到军事教育全部实践中。

向战为战的教育理念是军事教育发展的目标指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办教育。军事教育是战争教育,军事教育的目的是为战争培养人才。离开了战争,军事教育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培养的人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军事教育理念是否得当,从根本上决定教育的成效乃至成败。

俄军坚持按照实战标准开展军事教育培训。俄总参军事学院注重紧贴部队战备训练,部队怎么干,学院理论课就怎么讲,实践课就怎么练。比如,“军事指挥”和“战役法”两门课程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板块,都是基于部队实践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而且在实践教学环节,还要组织学员以下一任职岗位身份参加俄军总参谋部和各军区组织的联合演习。这些做法确保了学员能较快适应岗位任职需要,大幅提升了人才培养效益。德军院校教育以培养能够胜任部队各类岗位的人员为目的,具有明确的实战导向性。比如,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实践性教学约占总教学时间的60%左右,学员完成基础科目学习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各级司令部机关实习一年,才能回到学院继续参加应用科目的学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员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把教育训练与战争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现代战争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突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向战为战的教育理念,把人才培养的战争需求搞清楚,把打仗人才的培养标准立起来,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才能推动院校同部队精准对接、课堂同战场紧密衔接,从而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打赢现代战争需要。

层次合理的院校体系是军事教育发展的基础支撑

院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队院校是开展军事教育的体制依托和基础支撑。纵观世界强国军队,普遍建有以 为基础,以职业军事教育为重点,覆盖各领域各层级各类人员的军事教育培训体系,承担着军人职业生涯的全链路培训。

比如,美军现行的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包含了从任命前、初级军官、中级军官、高级军官到将官5个层级、累计10年以上的军事教育,各教育层级间相互衔接、循序渐进,与军官人才培养路径高度对应契合,涵盖了各专业门类军官全职业生涯的能力培养所需,为美军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俄军实行任职前培训阶段、深造阶段和初、中、高3个等级的“两段三级”培训体制。俄总参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各军种军事学院、军事大学培养中级军官;高等军事学校和军事专科学校培养初级军官。各层级院校的培养目标、培训课程紧密衔接,其间穿插安排多次专业技能培训,对军官接续实施专业化、精准化培养。

在相对稳定中持续改革发展、在衔接贯通中接续培养人才,是军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适应军事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健全完善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军队院校教育体系,纵向上贯通初、中、高三级,横向上覆盖不同军兵种、不同领域、不同教育培训类型,全程衔接耦合军人职业发展路径,突出院校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是军事教育发展的人才保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力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高水平的师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是军事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个基础夯得越实越牢,教育培训效益就越好,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

日本自卫队院校注重根据学员培养需求,遴选最专业的师资。比如,日本防卫研究所的专业优势是安全保障、防卫政策研究,此类课程讲授主要由本所自身承担。除此以外,其他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遴选师资,包括陆、海、空自卫队参谋部的政策制定者、内阁官房、外务省等的政策制定者,地方大学或智库的专家学者等,有时还会聘请外国退役人员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通过专业人教专业课,确保教学质量。英军院校积极拓宽引进渠道,除保留少量固定编制教员外,从初级院校到高级院校,大部分课程通过外请讲座方式讲授。比如英国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皇家国防研究学院外请授课率分别高达50%、80%以上,这些受邀授课人员有的是本行业领域专家,有的是部队一线指挥员,有的是政府要员或国际知名企业高管。外请授课的共同特点是坚持专长任教,由理论原创者、作战亲历者、管理佼佼者来谈认识、教方法、传经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保证了课程讲授质量,提升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在培养造就专业精湛的师资力量上下功夫,创新师资培训体系,规范教官选拔使用流程,精选多方优势力量,积极走开院校与部队、军内与军外交流合作路子,健全教育教学荣誉激励机制,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提升师资力量能力素质,才能为培养合格军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融合的教育资源是军事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型军事人才专业类型多、培养周期长,单纯依靠内部有限资源难以完成培养任务。现代军事教育对教育资源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校内人员、设施、资金和教学科研成果的积累,而强调广泛争取和整合运用多方向多渠道优势资源,合理配置,深度挖潜,以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打造没有围墙的军事教育,是世界强国军队的通行做法。俄军注重利用实际战场环境培养军事人才。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俄军抓住难得的实战练兵机会,先后组织武装力量所属军事院校900余名教员和学员赴叙利亚战场实地参战,积累实战经验,更新教学方法,推动了俄军院校教学改革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法军积极利用地方优势教育资源服务军事教育,将军事院校一些军地通用培训课程全部外包给地方院校或科研机构。比如,法国战争学院的谈判课程一般由巴黎高等商学院谈判与教学研究所承担,演讲艺术课程由巴黎演讲艺术学院承担,力求给学员提供最高水准的教学内容。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人才能力素质结构、知识领域范围和思维层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教育教学内容已远远超出本领域甚至超出军事领域范畴。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在教育资源融合使用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军校小舞台,社会大支撑”,充分统筹军内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聚集育人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