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大学生汉字书写仅得2分, 提醒我们什么?

你有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你还能流利、正确地写出每一个字吗?

近日,湖北武汉一位大一新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预选赛,满分100分仅得2分。这名同学称,自己是艺术生,高考后基本没再拿笔写过字。比赛是临时通知,也没提前准备,考试时觉得每个词都认识但却提笔忘字,只能疯狂写谐音字,看着答题纸被自己气笑。

2分,确实有些“离谱”。但这名同学的解释,似乎又说得通:“提笔忘字”早已是普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提笔写字的机会太少了。别说那些日常与文字打交道不多的上班族,就连作者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在写字时也经常“卡壳”。比如开会做记录时,明明是一个常见字,但脑中只记得一个模糊轮廓,要一笔一画写出来并不容易。有时只好怀着羞愧之心偷偷用拼音代替,事后再去查正确写法。提笔忘字,甚至有一个专业称呼,叫“失写症”。

为什么会“失写”?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当然是重要原因。如今人们的“写字”,基本是在电脑和手机的键盘上“敲字”。拼音输入法自带的联想字词功能等便捷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提笔书写的应用场景,弱化了人和文字的连接。随着电脑和手机在工作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人们需要写字的场合越来越少,就会对文字逐渐产生生疏感、模糊感。久而久之,就容易提笔忘字。毕竟,写字是一桩实践性极强的事,只有反复训练,才能记得牢固、持久、准确。

△小学生在写毛笔字。新华社发(章朔)

但也还有别的原因。比如,随着外餐文化和碎片式阅读的侵袭,人们基于文字的表达,常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交流或猎奇八卦,所使用的文字越来越单一,人们也不会关注汉字本身的结构之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导致一些不常出现在指尖的常用字,逐渐沦为“生僻字”;即便是常用的字,人们也会容易因缺乏深度的联想记忆而忘记。

其二,为了追求效率或交流的轻松感,很多人敲出错字也不会改正,而是将错就错,这会降低人们对文字正确与否的敏感度。其三,在网络和自媒体空间,充斥着大量错别字、谐音梗、乱改成语等现象,干扰人们对正确汉字的识记,尤其误导青少年。上述大学生“疯狂写谐音字”,很有可能就是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

对于提笔忘字现象,不必过于担忧,但也不能任其发展。

一方面,身处信息化社会,提笔忘字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放弃现代科技手段,重回手动书写时代,或者指望人人都能快速改变提笔忘字的问题,掌握正确流畅的书写习惯,都是不现实的,也不必要。另一方面,也不能如一些网友所说,以决绝的姿态彻底放弃写字。汉字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其由来、结构与含义无一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它也是延续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和增强民族集体认同感的重要载体。许慎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在今天,我们仍要敬畏、热爱汉字,追求正确书写、使用汉字。

关键问题在于,在信息化时代,如何让汉字更好地生存,如何强化人们与汉字的连接?在学校教育阶段,传统的认字写字教学需要坚持。在此基础上,也不妨扩大书法教育,让学生们学习汉字的结构、由来、演变等知识,提升对汉字的理解和认同感以巩固记忆。

△小学学生在参加汉字书写大赛硬笔项目比赛。新华网发(丁根厚摄)

在大学和社会上,营造以提笔写字对抗提笔忘字的风气。比如在校园、电视节目中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在社区、公共图书馆开辟场地或举办讲座,让汉字书写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习惯。再者就是技术手段,比如推动汉字手写输入法和手写汉字识别技术的创新升级,让手写汉字在各网络和社交平台、app等应用上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分认识汉字的价值,增强热爱汉字的意识,认识到正确书写汉字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心里有了“谱”,行动上才会自觉去多写、多记。在日常使用时做到规范、严谨,让汉字真正在我们心灵深处扎下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