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baybet雷竞技

1977年恢复高考提出16字方针, 邓公删掉4个字, 改变千万考生命运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只有74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却共同经历了太多百年、千年未有之变局。

在所有的百年、千年之变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下关黎民百姓;上关国家发展进程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高考经历了哪些重大改革?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历经风雨的中国高考制度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新中国成立近三年后的1952年,开始确立实行。

1953年的高考首次提出“做适当的审查”,规定反革命分子、破坏分子等人不能参加高考。

十年后的1963年,《人民日报》指出当时有些高校太过偏重文化课,忽视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没有做到“通过劳动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964年9月,国务院发出通知:组织各地高校的文科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时全国的369所高校,至少有32万师生,参与了这场运动。

1966年7月24日,随着《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全国各地的高校取消了招生考试,改用群众推荐以及政治选拔的方式招生。这无疑是标志着,1952年确立的高考制度,已经全面推倒。

这份通知虽只是取消考试,但很快随着运动的兴起,各地的学生纷纷“停课闹革命”,学校和老师们根本不敢制止,学校和教育系统即使没有瘫痪,也大都偏离了本职工作。随着时局的发展,教育系统局面日益混乱。

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两个估计”出发,进一步对教育系统做了调整,让知识分子下放到工农中接受再教育,大多数高等院校交由地方领导控制。

而且大学的学制不但进行了缩短,日常活动也变成了以工农兵改造大学、管理大学为主,大学的科教职能被极限压缩,“工宣队”在学校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不但很多知识分子倍受压抑,就连科学文化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以至于在一段时间之内,“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学生们不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荣,反而攀比考零分、不上课、批老师。

这种混乱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77年,才出现转机。

“把报告追回来”

1977年8月4日,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公,在北京饭店亲自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场会议上,他与30多位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起讨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

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老人家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意见之后提出;对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

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招回来,让他们中有资格和能力的人上大学或当研究生。

老人的这个提议,虽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赞同,可摆在面前的却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类人的名额怎么算?是不是纳入高考人数名额?

对此,老人豪迈地一挥手,说:“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才,有多少我们就选多少!”

1977年8月6日,座谈会开始讨论高校招生一些情况。

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教授,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矛头直指当时实行的招生制度有四大问题:

第一:埋没人才。

当时的招生制度,对热爱科学文化的青年太不友好,造成了大量热爱科学,善于思考的青年才俊被打压埋没。

第二: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

当时的招生制度本意是帮助工农子弟更方便地上大学,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有些人滥用自己的权力,造成真正的工农子弟反而常常被顶替名额。

第三: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

大学招生本该以学生的能力和品德为基准,但当时的招生制度,却演变成了比家庭、比身份。

第四:严重影响学生们学习和教师们教学的积极性。

当时的招生制度不看成绩,造成学生们不愿意学,而老师们也不愿意教的情况。

查全性教授特别强调;招生工作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

他认为当时的大学新生质量之所以没有保证,一是因为中小学生的质量就够不高,二就是当时的招生制度有重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大学生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

最后查全性教授强烈呼吁,尽快进行招生制度改革,能在1977年解决就不要拖到下一年。

查发言过后,在场的吴文俊、王大珩、邹承鲁、汪猷等专家,纷纷发言表示赞同查的意见,强烈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当时的招生制度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大改革,宁可1977年的高考招生推迟两个月,也要进行高考改革。不然的话1977年高校再招来20多万人,中间又会有很多不合格的,那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座谈会上的参会人员们,也纷纷揭露当时招生制度的弊病。

有人提到清华的教育质量时举例子说:当时很多人原本只有小学毕业,才补习了短短8个月,就去学清华大学的课程,而且读了3年还真就毕业了,根本就没什么真才实学!

邓公听到此言之后,当时就十分不满地讲:“那就应当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哪能叫大学!”

专家们的话对老人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他听完之后就转头问当时担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你看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

刘回答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

老人点了点头说:“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老人的明快果断,当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座谈会上专家们提出的,恢复高考前实行的统一考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也得到老人家的明确肯定。

早出人才、早出成果

1977年8月4日的教育座谈会结束后,虽然已经明确了尽快恢复高考的方向,但是在推行方面还是有着不小的阻力。在要不要废止群众推荐、该怎么看待从前的教育路线等问题上,参会人员的意见分歧很大,争论非常的激烈。

关键时刻,邓公表示:“我们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之前17年培养出来的?”

同时老人家还明确指出:尽可能简化招生程序,早点搞出来。办事要快,不要拖。

9月25日,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结束,这次会议上,讨论制订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这两份文件做了如下规定:

1977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恢复考试,不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和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者,皆可报考。

教育部经过反复衡量写出来的文件中,在确认恢复考试的同时,也写了很多诸如“走社会主义道路“、“参加集体劳动”之类的条款。老人看过之后很不满意,连着说了三声“繁琐”,随即删掉了一些条目,自己重新写了一些。

邓公告诉教育部的同志说:“你们写的招生条件很难懂,太繁琐。我看,招生工作主要抓两条即可: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恢复高考的政策,至此才算是大局已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参加招生文件起草工作的教育部学生司有关人员觉得;如果要考试,比如印卷子、评卷子,肯定要花一大笔钱。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全靠国家拿这笔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有关人员就希望高考的报名费,能够定在1块钱。中央领导们讨论之后,特别指出: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五毛钱就行了。

改掉四个字,影响千万人

对社会知识青年考大学的问题,邓公想得十分周到。

当时有人建议,把过去招生的16字方针改为“自愿报考,领导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邓公听了之后笑着说:“这个十六字比较好,但第二句有点问题,比如考生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领导脾气差一些,不同意报考怎么办?我取你的四分之三,不要这一句。”

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当时很多想要报考大学的社会青年来说,却是一座注定难以逾越的大山!

因为老人家的这一句看似开玩笑的话,不知道为多少人搬开了无形的大山,让多少家庭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邓公还特地为“老三届”学生以及大龄下乡青年,放宽了招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为方便他们上大学制定特殊政策。

在本来的招生文件中,明确规定:考生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未婚。

在邓公的关怀下,1977年的招生文件做了如下两个特殊规定:

一: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 毕业生)。

二:大龄青年,工龄到一定年限的可以带工资读书。

这两条特殊的政策,不知道让多少已经结了婚,拖家带口的有志青年免除了后顾之忧。

高考制度改革之后的1977年和1978年,两届高考共录取68万名大学新生。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有理想,有才华的知识青年。后来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各领域,都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且重要的作用。

甚至直到今天,很多我的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是当年的68万大学生之一。

当代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对我国太阳电池和光伏材料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李永舫院士,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大学的。

李永舫出身农民家庭,1977年的时候他已经29岁,不但当了多年的工人还早就已经有了家室。

如果按照最初的招生条件,他毫无疑问是参加不了高考的。

正是因为邓公放宽了条件,李永舫才有机会“鲤鱼跃龙门”,为我国推动的高分子材料学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著名法学家刘武元在参加1977年的高考时,不但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孩子也已经两岁了。为了支持他高考,他的妻子放弃了自己第一次高考的机会,全力支持他参加高考。

在高考的考场上,刘武元看同桌的年纪很小,就问对方多大了?对方回答说19岁。当时刘武元就向同桌感慨;他 毕业的时候,对方恐怕连字都还不认识,如今他们居然在一张桌子上考试,即使自己考上了,也算“范进中举”了……

有类似遭遇的还有河北知名校长李全柱。

当时李全柱不但已经结婚了,家里还有4个孩子。在考上大学之后,李全柱不但要努力地赶功课,还要照顾家庭。大学毕业后的李全柱虽然没有升官发财,但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为家乡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结语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国弱国,发展到今天雄踞一方的当世强国,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才。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邓公的改革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今我们不但生活早已丰衣足食,在科技发展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一代又一代卓越的人才,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是有这些人才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当初的吃不饱穿不暖,到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有了自己的火星探测器……

参考资料: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 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中央档案馆编 中国档案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彭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共和国开国岁月》张国星 何明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风云七十年》 郭德宏主编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共和国要事珍闻》 郑毅 李冬梅 李梦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