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小学课文《雷雨》的作者之谜追寻, 它的最早出处是在民国教材之中

小学课文《雷雨》出现在二年级下册中。

这样的课文,出现在教科书中,实在要叫人刮目相看。

整个课文以白描的笔法,如实地描写了雷雨前后的各种典型的自然特征,既有宏观的气象,也有具体的细节,这些宏观与细微的揭示,涉入到雷雨来到之后的整个流程之中,呈现出互动的、微妙的但显然是可见可观的变化,整个课文就是如此真实、不厌其详、无微不至地交代了一场雷雨带来的最典型的物候变化与人心应对。

这样的课文,虽然没有明显的思想内涵,但是它忠实于事情的每一个发展的肌理与过程,相当于一种素描草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语言与现实的对应,学会语言体系中的符码系统,逐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的程式化、模式化、约定俗成化的叙事体系,能够被学生掌握。

因为语言实际上就是人类规定的符码与现实的对应关系,这是人类受到传统规约的一种固定模式。

说白了,语言就是人类的一种强制性规定,进入学校体制,就是让学生去接受这种规定。

而《雷雨》就是学习这种规定的一种纯粹的技术性文本。

《雷雨》整个文章,叙述者在写作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上帝视角,无所不在地洞见着一个场景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与变迁,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显摆的冗赘,但却无所不包,面面俱到,而叙述者的笔法却从容不迫,宠辱不惊,其文静与淡定的气势,使人想到这后面坐着像巴金、茅盾这样的语言大家,使人情不自禁地深思与探究这背后的作者究竟是谁。

那么,《雷雨》的作者究竟是谁?

我们看看现在的课本中的注释。目前课本中的标注为:“本文选自《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四册》。”

“初级小学课本”,是1956年开始出版发行的一套人教版教材,也是人教社发行的第三套统编教材。

这一套教材从1956年出版了第一版之后,每一年都发生巨大的变动,有时候课程几乎是面目全非,最少的一册,只有60多页,而最厚的一本则达到158页。这套教科书一共出版了八版。

我们现在去找到《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四册》1956年版本也就是第一版,在这一册教科书里,的确可以找到《雷雨》这一篇课文。

1956年之后的八个版本,我们仔细地逐一比照一下,会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雷雨》一课竟然也有被踢出课文的时候,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被改成了另一篇课文《大雨前后》。

这一套教科书在一段时期,兼顾了常识的功能,所以,课文里出现了许多涵容“语文”兼“常识”两种属性的课文。

我们不妨看一下,1956年版本之后的八个版本里的与《雷雨》一课的关联情况。

1956年9月第一版,40课就是《雷雨》。这一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非常多,而且是按照文章的内涵与主题编排课文的。

1957年第二版。《雷雨》在29课。

1958年第三版,这本教材根据大跃进时期的特点,进行了精简,总共只有80页,课程减到了30课,《雷雨》直接被拿掉了。

1959年第四版,《雷雨》再次出现在教材里,为第31课。这本教材79页左右。体量不大,但《雷雨》还是回到了教材中。

1960年第五版,这一版本里,《雷雨》被扩写成《大雨前后》,安排在34课。

1960年第六版。为什么这一年度会出现两个版本?第六版与第五版内容上并无多少差异,原来的彩色封面变成了黑白绘制的,这可能是这个版本被命名为第六版的原因。

这版教材里仍出现《大雨前后》,在34课。

1961年第七版。这个版本里34课为《大雨前后》,同上一版。

1962年,未查到这一年有新版本,该年度的教材,是将1961年的版本进行了重印。

1963年第八版,这一版本里,《大雨前后》在第37课。

从上面的各个版本的情况分列来看,1—4版,除了第三版砍掉《雷雨》外,课文里均有《雷雨》。

5—8版,《雷雨》被换成了《大雨前后》。

《大雨前后》这篇课文非常有意思,它把《雷雨》里的纯粹的上帝视角的白描课文,变成了一个童话故事里的风景描写。

在《大雨前后》里,加进了茄子与西红柿,这两个主角在夏日的炎热的暑气中,讨论天会不会下雨。

两个主角分别遇到了蚂蚁与蜻蜓,通过蚂蚁搬家与蜻蜓低飞的知识介绍,说明了雷雨即将来临。

然后,《大雨前后》描写了雷雨到来的情景,这一段内容,就是之前的《雷雨》课文。

雷雨结束,茄子与西红柿在雨后天晴的空气中,继续交流起来,结束了全文。

可以看出,《大雨前后》应该是教材编写组成员对《雷雨》进行了改写。

从课本对《雷雨》的任意砍削、随意增添的情况来看,编写组对教材自信拥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可以对全文随心所欲地进行处置。

由此迹象来看,《雷雨》不像是一个名家的作品,它更像是教材编写组成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自行进行编写的。

那么,《雷雨》是由谁操弄出来的?

在民国版的教材里,我们发现了《雷雨》的更早源头。

1933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教育部审定、新课程标准适用、小学国语读本、高级第一册》中,就出现了《雷雨》的原型。

这就是这本教材中的第一课《青天白日》。

我们将这篇课文与《雷雨》进行一番比较,可以看出,《雷雨》里的元素与构思,与《青天白日》如出一辙:

第一组:

《雷雨》: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青天白日》——院子里的树木,叶子一动也不动;满天的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雷雨》中对句子的顺序作了调换。)

第二组:

《雷雨》: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青天白日》——一会儿,刮大风了,树上的蝉,噤声不叫;蜘蛛也缩着身体,从网的中央挂下来,逃走了。(原版里,蝉的不叫,是因为刮风了,而在《雷雨》中,炎热的、无风的气氛里,蝉一声也不出,这显然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因为在雷雨前夕,蝉叫的挺欢。)

第三组:

《雷雨》: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青天白日》——隆隆隆,隆隆隆,雷声从远处推过来。电光越闪越急,雷声越来越响,

第四组:

《雷雨》: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青天白日》——银箭一般的雨,斜着射下来了。

第五组:

《雷雨》: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青天白日》——窗子还没有关好,桌上、几上,已经打湿了。沙沙沙,沙沙沙,一阵一阵,打在屋檐上,打在屋背上。

——这里漏了,那里也漏了。“快拿只桶来!”“快,拿只面盆来!”只听得一片喊声、笑声,夹着匆匆忙忙、跑来跑去的脚步声。

(原版里有屋子里对付屋漏的描写,但也没有具体地描写是什么人,反映出作者始终保持一种上帝的客观的目光,并没有对人的属性进行详细交代。)

第六组:

《雷雨》: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青天白日》——雨渐渐小了,可是雷还是远远的响着,电还是缓缓的闪着,风还是飒飒的歇着。风吹来,窗上的湿纸,一抖一抖的动着。

第七组:

《雷雨》: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青天白日》——雨完全止了。这时候,风很凉,窗口很亮,屋瓦、树叶,都洗得很明净。

第八组:

《雷雨》: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青天白日》——一会儿,现出了青天白日。蝉又在树上叫起来,表示欢迎;蜘蛛也出来修网,做它的建设事业了。(《雷雨》中增加了青蛙)。

由此可以确定,《雷雨》的前身《青天白日》早在1933年就出现在课本中了。

我们看一下《小学国语读本第1册》的作者情况。书的版权页标明,作者 : 朱文叔,吕伯攸编;孙世庆校。

我们大致可以判断,《青天白日》的作者,就是这本教材的编写者朱文叔,吕伯攸。

朱文叔建国后也编写了许多课文。

他编写的《开国大典》课文,虽然教材没有署名,但仍然收入在目前六年级的教科书中。

他撰写的《田家四季歌》,现在仍然是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注明“课文选自朱文叔编《一年短期小学用国语读本第三册》。

1933年版的《青天白日》这篇课文,也曾经被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收入现行的各种散文选本中。

我们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的、由《自主阅读·晨读10分钟》编委会主编的《自主阅读·晨读10分钟:五年级下册(江西版)》中,就看到了这篇课文,不过标题改成了《雨过天晴》。

在这个选本的注释中,这样注明:选自《小学国语读本》高级第一册,朱文叔等编,孙世庆等校,中华书局1933年版。

标题的改变,显然是回避了《青天白日》这个极易产生不良联想的语词。据配套的教辅材料《读本教学法介绍》,这里的“青天白日”的意思是:“光明的象征”。

而有意思的是,朱文叔还编写过一本儿童绘本读物《我们的国旗和党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民国国旗的来历与内涵。

在这一套教科书中,还有多篇类似《雷雨》这样的纯粹描摹自然现象的课文,都可以看作是编写者特意为教科书撰写的专属课文。

就在1933年版的由朱文叔主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中,朱自清应约撰写了《春》,从而在中国的课文行列中有了《春》这样的经典名篇。

可以想象,朱文叔在小学课文的编撰过程中,身体力行地撰写了多篇适应小学生学习与阅读的风景散文。

比如,在1933年版《小学国语读本》系列教材中(高级第四册),还可以看到一篇《天空的景色》,描写了从早到晚天空的风情变化。

这篇文章编入现行的散文集中的时候,就把作者署名为:朱文叔、吕伯攸。

比如在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的“经典分层阅读丛书”中的《逃家小兔》一书,其收入《天空的景色》的时候,就把作者署名为朱文叔、吕伯攸。

朱文叔对编写教材颇有心得,他在《关于小学国语读本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写道:

——我们向来都知道,在小学国语读本中,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名词和动词。但据近来唯物论者的说法,言语是起源于劳动的呼声的。又据经验,我的第三个女儿还只七八个月的时候在外婆家里,每次看见树上飞鸟总发出“砰”“砰!”的呼声。而无论哪个幼儿,也都会发“啊”“哇”等叫声,可见在儿童的言语上,最先发达的是叹词和各种表声音的字。所以我们在低年的国语读本中,不妨多用叹词:表各种动物叫声的字,如“咪呜”“咩咩咩”“吱吱吱”等,虽然将来的应用价值较小,也未尝不可以用。——

我们注意一下《雷雨》的原版本中,就很注重使用表示声音的词,如用“隆隆隆,隆隆隆”表示雷声,“沙沙沙,沙沙沙”表示雨点落下的声音,都体现了朱文叔的创作观念。

建国后,朱文叔继续参与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在1956年出现《雷雨》的这一版教材中,校订者的名单为:叶圣陶、辛安亭、朱文叔。可见,朱文叔也参与了这一版教材的编写。

而朱文叔是唯一的参与了《雷雨》原版本《青天白日》与《雷雨》的首版本的编撰工作的人员,他在力促《青天白日》向《雷雨》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一般将朱文叔之前主编的教材中的作品都视为朱文叔撰写的作品,而《雷雨》正是一篇来自于朱文叔编撰的教材,从朱文叔总是身体力行地担当课文撰写的惯例来看,他是《青天白日》及后续的改编版《雷雨》的作者是基本能够成立的。

即使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朱文叔与《雷雨》之间的直接关系,但目前的《雷雨》的课文,也应该在注释中标明,本文选自朱文叔《小学国语读本》高级第一册,因为这篇课文烙印着非常明显的朱文叔的创作痕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