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笑声中感受“人文力量”, 同济大学“国豪讲坛”开讲

“在翻译‘马踏飞燕’时,如果不对其文化背景进行补充,外国友人可能一脸茫然。”“直译‘Yes,father!’,会引起误会。”“我们都知道蛇皮袋指的是塑料编织袋,但一位外国译者却将它翻译成了用蛇皮做的口袋。”……11月3日下午,在同济大学人文社科大讲堂“国豪讲坛”的首场报告上,同济学子们时不时发出心领神会的笑声,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翻译案例中感受“人文同济”。

为何要开设人文社科大讲堂?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表示,开办国豪讲坛,是由同济大学的基因和使命决定的,学校不仅要建设一流的理科和工科,也要建设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师生提供人文精神支撑。讲坛要坚持大师引领,塑造精神;文理兼修,不可偏废;立足大局,为国发声。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

有的同学有疑问,为何要学一些和自己专业看似并不相关的东西?郑庆华表示,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为了解决未来几十年可能遇到的问题。大学的教育也并不仅仅为了传授知识,更主要是为了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同济大学将始终坚持育人的初心,在“人文同济”建设上作出有益探索,让同济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让校园成为文化浸润之地。

“国豪讲坛”首场报告的主题是《让世界读懂中国——国际传播思维和观念的养成》。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将国际传播中的一个个翻译案例娓娓道来,向同济学子生动阐释了在国际传播事业中,加强语言、思维和文化的有效传播的重要性。

黄友义。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和文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各有风格,对外传播中国,需要正视中外文化差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黄友义说,传播中国,需要跨越中外文化差异,要换位思考,多向外国友人讲述个人的故事,讲述感动自己的故事,这样容易引发对方的共情。传播中国,还需要融通中外的语言,需要完成中外语言转换、思维转换和文化转换,用好外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从而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

讲座拉开了“国豪讲坛”的序幕。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主任刘淑妍介绍,“国豪讲坛”计划每月推出一期讲座,将立足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实践,邀请海内外各界名师大家汇聚同济,通过持续推出高质量、通识性、多样化的学术讲座,把同济学生培养成为心怀“国之大者”、兼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堪为“国之英豪”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