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育一流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

华南师范大学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2023年8月15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决赛上,华南师范大学学子斩获7金5银,刷新华师在此项赛事的最好成绩,金奖数并列全省本科院校第四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新修订的《华南师范大学章程》明确,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忠诚爱国、笃志力行、诚朴向学、守正创新的一流人才,造就修己立人、堪充师表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华师将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校长王恩科说,华师将逐步构建与政府主导、教育支撑、产业支持、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匹配的多元化一流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一流人才。

撰文:马立敏

“以本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秋季,“90岁”的华师迎来8099名本科新生,比2022年的7982人增加了117人。

本科教育是 的基础,也是 的基本。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以本为本”。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大学扩招的现实,华师紧紧抓住本科教育这个核心环节“质量”,瞄准“高水平”“创新型”“特色”的目标持续改进,打造一流的本科生教育。

华师不断探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之道,推行了系列循序渐进而又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1年开办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通识教育、大类培养、国际培养,实施导师制、小班制,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008年,心理学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心理学基地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年,华师试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培养模式,在全校5个学院的非师范专业中实施,后逐步推广;

2010年,华师确立“追求卓越,自主发展”本科教育理念;同年设立3个“勷勤创新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进行4年一贯制培养,按本硕7年培养目标设置培养方案;

2012年,开始全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构建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科教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

2015年,华师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全面开放二次转专业,不限年级、不限专业;

2017年,华师的本科生培养取消了综合班建制、勷勤班建制,同时取消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为专业招生、大类培养。

“撤销综合班和勷勤班,并不是因为办得不好,而是它们带来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已运用在普通班上。”华师相关负责人说,原来部分非师范专业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全体学生的“专业招生,大类培养”。

此后,华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2018年,华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双优人才”目标体系、“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全面实施通专结合培养制度、“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六大类。

以学科交叉、科教结合为特征,华师积极推进基础学科、优势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于2020年启动了优势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目前,华师已有9个一级学科成立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其中,“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拔尖班给了我更多机会接触科研,看到更大的世界。”华师物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许志聪说,他本科期间就加入了华师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让他了解到物理学前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确定了自己未来课题的方向。

打造“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才能培育一流人才。

目前,华师共有64个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约占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新专业除外)总数八成,其中国家级45个、省级19个。

近年来,华师不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并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第一类课程为主体、第二类课程与师范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抓住第一类课程这个主体,华师以“优化结构、提质增量、突出特色”为课程建设原则,不断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2019年至2023年,华师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1门;2023年7月,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华南师范大学共获奖11项,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第二,其中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居全国师范大学首位。

一门门“金课”,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华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1级本科生贺吉祥说,教师王颖主讲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政治经济学》是“引导式的”,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手持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因如此,课堂的自由度、活跃度高,让学生接收到更多元的思想。

2022年华师出台《关于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并修订2022版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完善通识课程体系,促进全面发展;强化学科交叉,促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师范建设;推动融合创新,协同育人,助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创新“顶天立地”硕博人才培养

2023年秋季,华师迎来6028名硕士研究生、428名博士研究生,硕博录取人数同步增长。

近年来,华师研究生教育保持规模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迈入以注重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质量时代”。

华师培养研究生坚持“顶天立地”,引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坚持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华师先后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佛山、东莞)、广东省科技厅(省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华大基因研究院等42家单位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同时,强化研究生学位工作。2020年以来,华师新增公共管理1个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新闻传播学、药学2个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博物馆、应用统计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华师成为全国首批试点设置“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的10所高校之一。

根据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需求,华师还进行了教育硕士管理机制、培养年限、培养方式的改革。

从2022年起,学校教育硕士全领域学制由2年改为3年,延长一学年主要用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区实践一学期,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实践一学期。

2022年3月,华师与汕尾市教育局签订研究生实践教学助力基础教育合作协议,每年选派百名研究生到汕尾开展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这不仅为粤东粤西粤北基础教育注入活力,也有力提升了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华师党委书记王斌伟说,华师将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