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胡适的真实本性:获得的36个博士学位,已经给出了回答

论及胡适,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博士头衔,一共有36个闪闪发光的博士学位,成为近代以来获得西方博士学位最多的中国人。

普通之人,别说获得36个博士学位了,就是获得一个都困难无比。但,胡适却获得35个西方博士学位,而且都是英美加名校的,另外还有一个香港大学的。如此之胡适,简直就是举世罕见之天才,我等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与有荣焉!

问题在于:胡适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博士学位?鲜为人知的是,36个博士学位,揭开了胡适的真实本性。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每一个博士学位背后,却几乎都是中国在哭泣、在滴血,值得如今中国人警醒!

胡适第一个博士学位

胡适第一个博士学位,来自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但胡适的这个博士学位,却有一些未解之谜。

1917年,胡适告别哥伦比亚大学回到国内,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但问题是,此时胡适是博士肄业,还是毕业?就目前考证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

首先,胡适“昔为好友,今为仇雠”的梅光迪(下图),推断胡适论文口试结果是“大修通过”,必须“补考”,故而1927年胡适重返哥伦比亚大学,满足了两项条件后,才真正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个观点有其道理,因为胡适学问其实可能一般,且看下面两个名家评价:

梁漱溟最佩服两个人,一是章士钊、一是章太炎。然而章太炎评价胡适却说:“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胡适之,康梁多少有些‘根’。他连‘根’都没有。”

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整理过《胡适口述自传》,著有《胡适杂忆》,评价胡适说:“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

其次,美国哲学学会院士余英时(上图)考证认为,胡适只是“论文缓缴”延时十年,其他没有可疑之处,是货真价实的博士。但胡适不是天才么,为何博士论文会延缓?

当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胡适是肄业,没有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至于1927年取得博士学位,可能属于“荣誉”性质。

总之,胡适取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肯定是在1927年,至于为何延迟十年,已经说不清了。

胡适的批量博士光环

1938年,日本全面侵华第二年,中国处境极其困难,为了多争取一些美国“援助”,中国派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安排,大概与以下两点有关:

首先,胡适在美国交友广阔,校友之一是罗斯福,哲学老师是约翰·杜威(下图)。杜威是美国共济会33级别大师,胡适经他介绍入会成为石匠学徒。因此,胡适在美国的朋友很多,显然可以借此打开局面。

其次,胡适特别亲西方,主张全盘西化,贬低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说过“中国百事不如人”(包括人品道德)。他领导下的新文化运动、古史辨等,功绩自然不容抹杀,但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贬低,无疑符合西方对华的文化战略。因此,胡适深受美国人欢迎,在英美知名度很高。今天也一样,否定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往往能得到西方一些大奖。

不管胡适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如何,但在抗战危局之中,在无数战士浴血奋战之际,国家授予重任,按理说胡适应该积极奔走,努力争取援助。然而,胡适上任之后,却采取“四不政策”,即不宣传、不借款、不购军火、不办救济事业!

但问题是,作为驻美大使的胡适,既然“四不”、不为国家抗战出力,那么他做什么呢,难道像叶名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两广总督,面对英军采取“六不”政策)一样什么都不做?

显然不是,此时胡适专门醉心于走穴演讲,包括宋子文等人,劝他少些演讲,多些实在之事,却被一概拒绝,最终胡适四年大使期间“刷”了27个博士头衔,当然是“荣誉博士”,不是真本领的博士!

恰如蒋介石评价:胡适使美四年,除了为个人谋得27个博士学位,对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

如果说蒋介石的话不太可信,那么胡适学生傅斯年的话,却也暗含批评:“此自非坏事,但此等事亦可稍省精力,然后在大事上精力足矣。”

1938年—1942年,当时中国面临什么局面,我们都知道,可谓惨不忍睹、危如累卵,但此时胡适不说为国鞠躬尽瘁,就连最基本的本职工作都不做,却不停的浪费时间为自己“刷”博士学位,如此之人还是“民国大师”,还是“文坛领袖”,还是“谦谦君子”,还能让人膜拜?显然,蒋介石说他“徒有个人而无国家”,还真不是污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