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初一儿子偏科严重, 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实用好文)

儿子快把我这个老母亲折腾疯了。

从4年级起,儿子的语文就不好。

一开始,我觉得是练得不够多,管得不够严,所以每天晚上都坚持陪他复习练习。

可每次看他做题,我都火冒三丈。

头一天才听写过关的字,第二天就写错;练了无数篇阅读理解,但同样的题换一篇文章还是做错;天天看作文书,写出来的依然是流水账……

相同的问题一犯再犯,我的耐心耗尽,一张口就想骂人:

“你眼睛呢?这么大的字看错!”

“这个题才做几天,为什么又错了!”

“你动动脑子,脑子长着是用来思考的!”

……

为了让他长记性,我还给他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

错一个字抄10遍;

简单的阅读理解题错1道就多练1篇;

作文考试分数低于25分就重写1篇……

本以为这样的方式能倒逼他努力,可一段时间下来,他的成绩不进反退。

后来,他越来越讨厌语文,练习时故意赌气说“语文好难,我肯定学不会”的丧气话。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忍不住骂他没志气。可这显然改变不了语文继续差下去的现实。

进入初中,儿子的语文继续拖后腿。老师多次表示,如果他能搞定语文,升入好学校就板上钉钉。

可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叛逆,我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每次谈到语文,他就气愤地摔门:“我又不是没努力学过,反正我就是学不好了!”

为了和我对抗,他直接把语文书扔在一边,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势。

说实话,这样的日子我过得有点绝望。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静下心来学习育儿知识,直到听到一位教育专家的分析,我才找到问题的根源。

专家说: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犯一个错——把目标当方案。

举个例子:

孩子总是把字写错,家长捏着拳头吼:“把字写对!仔细点行不行,你眼睛长着干嘛的?”

此时,家长的目标是降低错误率,提高正确率。

而家长采用的方案是通过吼骂和批评,向孩子反复强调目标——仔细,把字写对,提高正确率。

批评惩罚是希望孩子长记性,通过外力刺激孩子,达到提高正确率的目的。

但这种方式只对简单的体力劳动有效。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即便最简单的计算都建立在大脑的精密思考上,家长攻击性十足的语言,会让孩子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反而伤害了孩子的思维效率。

更重要的是,习惯性批评并不能给孩子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孩子也想仔细,也想把字写对,但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他们大脑空空,怎么可能把题做对呢?

长此以往,他们会将这种对学习的无力感转移到科目上,从而讨厌某一科目,缺乏学科自信,甚至自暴自弃。

听完这一番解释,我如拨开浓雾般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结合实践,我总结了2个方法。

第一:跟孩子建立共同阵营,实现高质量情感互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性批评惩罚,会让孩子跟父母形成敌对关系。

这种敌对关系,往往让孩子听不进父母的建议,甚至故意唱反调。

其实,教育引导的前提,是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跟孩子同处一个阵营,建立高质量情感互动,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爱、被认可,就会觉得父母的建议不是为了掌控他,而是真正为他好,由此心甘情愿配合教育。

我开始改变自己跟儿子的沟通方式,我不再对他指指点点,而是尊重他的感受,看到他的进步。

周末他打扮得光鲜亮丽,我会不吝赞美:“今天穿得真精神,阳光帅气!”

他考试不理想,我也不再抓狂批评,而是引导他说出自己的计划。对于一些细微的进步,我都能精准抓住。

只要不触碰底线,我都尽可能给他空间。

当我从他的世界退出后,他的神经放松了。不仅减少了敌对态度,反而觉得我开明。

时间长了,他甚至能毫无负担地跟我抱怨学校的课程:某某老师讲得听不懂;记英语单词很烦;感觉某个女生很可爱……

要是以前,每个抱怨我都会跟他讲半天道理,但现在我明白,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应该被允许有负能量,父母要做善于倾听的树洞,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再能量满满地回到学习中去。

这一招效果显著,偶尔我给的建议他也很愿意配合执行。我们之间的沟通前所未有的顺畅。

第二:构建及时反馈,做孩子的“心态加油站”

不想犯“把目标当方案”的错,就不能只一遍遍给孩子强调“你要把这科成绩提起来”,而要明白孩子学不好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厌学偏科的孩子,都是吃了“滞后效应”的亏。

也就是说,孩子想把成绩提起来,往往需要全力以赴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攻克难题,一次次面对毫无改变的成绩,以及家长老师的批评,他们的心态一直在被消耗。

无法感知自己究竟有没有进步,到底进步到什么程度,所以难以产生进步感和成就感,自然容易中途放弃。

所以,父母学会构建及时反馈,做好孩子的“心态加油站”就尤为重要。

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斯金纳强化实验。

他在箱子中放入小动物,并在箱子里装了一个金属踏板,只要小动物踩了金属踏板,就能获得食物。于是,小动物慢慢养成了踩金属踏板获取食物的习惯,即便后来把踩踏板投递食物的概率降低,小动物们依然会坚持按压金属板。

在这个实验中,小动物产生不断踩金属板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及时反馈,也就是通过获取食物实现正强化奖励,促使其产生继续踩踏板的动力。

同理,人亦如此,当我们获得某种认可后,大脑会为了获取类似的奖励,支配我们持续重复该种行为。

比如:孩子平时讨厌写字,但你真诚地夸他某个字写得不错时,这种及时反馈产生的成就感,会让他在接下来的书写中更大概率写出更多不错的字。

当然,这种刺激的效果往往是短暂的,要真正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抓住一次次及时反馈的黄金时机,帮孩子不断获取动力。

当我跟儿子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后,我就一直在等待机会。

一天,儿子又跟我发誓:“我一定要把语文成绩提起来,要求不高,现在我只有70多分的水平,我努力2个月,把成绩提升到110分以上!”

说实话,以前儿子也跟我发过无数次不切实际的誓言,可往往连2周都坚持不到就放弃了。

那时,我总吐槽他“三分钟热度”,没恒心没毅力。

但这次,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不是打击,而是提供给他持续的及时反馈,帮他保持动力。

那段时间,他一大早就起来背诵默写,晚上还坚持练一篇阅读理解,真是要多努力有多努力。

但连续两次周考,他的成绩都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有一次考得比平时都低,他郁闷极了:“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不升反降啊?我是不是真的学不好语文了呀?”

我接过试卷认认真真看了几遍,指着一道阅读理解题对他说:“你发现没,以前这种题你可完全不会做,但这2次你都做对了,这种题应该算是阅读理解里有点难度的题型吧,你才努力了2周,就已经找对方法了。”

他把卷子拿过去看了看,说道:“是哈,这种题以前我怕得要死,但练习的时候,我根据答案总结了一下方法,现在觉得这种题挺简单的……”

我实事求是的肯定,让他的信心再次回笼,开始继续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随时担当着“加油站”的角色,恰到好处地发现他的进步,让他能量满满地前进。

2个月后,儿子的语文成绩能够稳定在80-90分,虽然没达到他原本预估的110分以上,但他却兴奋地跟我分享秘密:

“我发现,阅读理解里面的题型大多数是相似的,前段时间我分类整理了一下,根据标准答案反推了每种类型的答题方式,然后总结了一个模版,没想到这招很好用。现在只要我对中心思想理解到位,这些题我基本上都能做对……”

听到他总结的方法,我说不出地高兴。我知道,他心里早已没了对语文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突破语文的雄心壮志,攻克它只是时间问题!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明白:教育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弄不懂背后运行逻辑而进行的错误干预。

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向善向好,他们都渴望爬上山顶,成为被尊重崇拜的那一个。

但是,爬山的过程是艰辛的,除了拼孩子的毅力外,还拼父母爱的内核——恰当的出现,发自内心的爱和认可,及时的能量补给。

这就是激励他们勇攀高峰的终极武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