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的预测,成了真。
去年12月,张雪峰就曾发过一条微博预测2024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会下降。
彼时,几乎所有专家和教育机构的预测结果都指向,今年考研热度的攀升。
预言向两个方向驶去,但现实向来只会用尖锐的数字给出唯一的结论。
前几天,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减少了36万人。
这一局,张雪峰赢。
突如其来的考研降温,成了众人口中最津津乐道的牙祭。
昔日人人艳羡的高学历文凭,摇身一变成了烫手山芋。
而同一时期的另外两组数字,让这现实故事的张力更盛:
— 从千禧年开始,我国本科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2024年达到1187万人。
— 今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77人争一个岗位。
如今,再回看张雪峰的旧帖热评:“学历提升速度赶不上就业市场内卷速度”“考公人数指数增长”。
似乎,一切又早有预兆。
考研、考公、找工作,在原本三线并行的选择中,有人早已悄悄岔了路。
昨天还高喊着学历至上的年轻人,在被当头一棒击中后,用一种近乎沉默的抵抗,交出了另一种人生答卷。
他们,都是如何想的呢?
视觉志采访了几位做出不同选择的年轻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赚钱的学历
前几年的用人市场,总有些不成文的规定。
论综合能力,在硕博围攻下本科生根本没有话语权;论技能的专业能力,本科生似乎又不如大专生的性价比高。
于是,夹缝中的本科生,尤其本科双非,成了一种尴尬处境的代名词。
要想在本科学历早就不够用的职场围猎里脱颖而出,学历晋升就成了唯一的机会,于是迎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
“凌晨两点我刚刷完题准备睡觉,看了眼备考群发现大家还热火朝天地讨论专业题。就那一瞬间我整个人的情绪就崩溃了,哭了能有大半宿。”
尚晴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至今都不敢仔细回忆三战苏大的那段至暗时光。
研二的尚晴,马上就要30岁了,她把自己最好的年纪都投入这个硕士文凭里了。
苏大是她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就认定的学府,可惜滑档的她只进了一个二本。也许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她没怎么考虑就走上了考研的路。
二本生跨专业考研本就很难,何况苏大新传专业的抢手程度不亚于一些985高校。
第一年没能上岸,向雯只觉心有不甘,可当向雯得知自己第二次考研败在面试的那一刻,她的信念开始崩塌。
——她怀疑自己这条路,选得究竟是对是错。
可如果这个时候放弃考研再去找工作,不光意味着无法拿到进阶学历所赋予的通关优待,更代表这两年的应届毕业生身份红利被白白浪费了。
所以留给自己的,只有上岸这一条路了,没有第二个选项。
可毕竟考研太卷了,成功者少数,失意者多数。
于是后来,只求上岸不求名校,就成了考研党的新命题。
孟飞,就是逆向考研的一员。
本科浙大的孟飞,在拿到双非高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身边就充斥着质疑的声音。
“高考白考那么好了”“又考回老家了”“上了名牌学校也没用”,这是孟飞早已预见的风暴。
从C9联盟滑到双非,为了上岸选择一个比本科层次低的学校,真的值得吗?
其实孟飞对自己的规划很清晰,他想要的只有一个研究生学历。
事实上,回到老家读研工作,是孟飞早已选定的归宿。
比起学术的深耕,拿到研院和当地名企的合作资格,才是孟飞想要抓住的跳板。
在学历与职务更加捆绑的时代,看似不合理的逆向考研,成了越来越多考生的选择。
不得不承认,伴随着现实逼迫,学历的晋升不再单纯为了拓宽知识边界,而是一个更具利益化的符号。
于此同时,一个新的韭菜市场正在成型——学历注水。
学历注水
当学历和利益挂钩,一部分人有了新的需求,他们没空重回校园读书,却十分需要高学历文凭。
工作3年后突然决定考研,是阿莱的被动妥协。
在出版行业这个论资排辈的势利场,哪怕付出高于别人千百倍的努力,本科毕业的阿莱都拿不到任何晋升机会。
她也曾因深感不公而横冲直撞地向前辈讨要说法,在对方语焉不详的回复里,她懂了,这是隐形的学历桎梏。
但在没有殷实的物质基础给生活作保证的前提下,早已脱离学生身份再做回学生是一件“危险”的决策。
何况在这个辞了工作就看不到明天的就业环境之下,就算学历傍身也不能保证轻易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机会。
选择非全,对于渴望用学历晋升来换取工作优待的阿莱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但每年只有一次的全国统考让阿莱神经紧绷,同事午休她刷题,通勤路上练听力,拒绝社交放弃娱乐,她必须抓牢每一次机会。
尽管对于这种非全学历,在世俗的认知里总是被蒙了一层“花钱买学历”的有色滤镜,但人们仍趋之若鹜。
因为,学历就是拉高薪资最强有力的手段。
更有人甚至不惜往学历里疯狂注水,俗称去国外“买学历”。
在被揭露的“高学历产业链”里,大批“学历制造工厂”瞄准这种心理。
有人跑到韩国高校花了20多万,只为了用12天极速完成一学期的博士课程。
而这些注水高校的入学标准不仅没有韩语等级要求,甚至还会保证入学后全程中文翻译授课。
重利之下,秩序之外的违规操作,近年已成流行。
知乎上,有一名留学咨询师分享过一条极具现实色彩的内容。
在面对留学的咨询时,某位人类学博士故意引导客户可以找抢手代考、替考。
“这个人类学博士,帮我克服了对人类学的期待与理想化。”
是的,很魔幻,学历可以用金钱来获取。
这样超速成的注水学历多了,学历尤其是国外学历,自然就会因泛滥而贬值。
有网友吐槽花百万读研,结果找工作月薪三千。
到头来,受害的又是哪些寒窗苦读、踌躇独行却靠真本事学习的人呢?
也难怪风气到了今年,读研似乎已经成为有钱人家孩子锦上添花的装饰。
有博主分享了自己无意中发现工地干活的父亲每天只买些萝卜和挂面吃,连回家的路费都不舍得花,她心疼父亲。
但就因为还在上大学的女孩最后说了一句“我想要考研,想挣钱,想让爸妈不那么累”,评论区炸了。
“穷人不配考研”,因为人们发现考研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想要为父母分担压力,孩子就要放弃追逐理想的权利,只能早早出去打工?
在这上岸以后摆烂打游戏混日子的现状下,在造假横行的学术注水里,学历的标签早就烂了。
到这一步,年轻人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放弃学历
在学历贬值的催化下,学历无用的言论甚嚣尘上,毕竟连市场都开始重新审视起第一学历。
在上古版令人心动的offer《非你莫属》中,北大研究生只因第一学历是双非,就被当当网创始人瞬间灭灯。
“只看第一学历”的拒绝言犹在耳,要知道那可是2013年初播出的节目。
当时间走过十年,“学历查三代、本科定生死”的诅咒竟然又回来了。
图源:《非你莫属》
随着就业岗位减少,如今无论是以MBB为代表的顶尖咨询公司,还是BAT为首的互联网大厂,第一学历都已经成为了主要筛选条件。
有网友在职场软件中分享了自己找工作的历程:
同济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因为本科双非的缘故,连大厂的简历关都没过,到手offer上的薪资待遇甚至比不上一个经验丰富的985本科毕业生。
这荒谬的现实,让年轻人终于看透,再卷学历也没用了。
于是,他们开始卷向其他方向。
2017年,有12.18%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考入体制,4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2.7%。
再到今天,高知群体的选择重心开始偏倚,博士去县城当村官都已经是小城里见怪不怪的常态了。
甚至,在有些选择里,考研已经成为了考公的垫脚石。
邱成就是这样想的,他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晋升,也不是为了拿到更好的offer,单纯是为了重新获取应届生身份——去考公。
“本科毕业只想着能靠自己闯出一番天地,根本没想过去干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
从抵触体制的一成不变到主动选择入局,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大环境的推手。
工作三年,突如其来的裁员,让邱成顺遂的人生第一次产生出强烈的危机感。
他没想过网上的“35岁魔咒”会这么快得应验在25岁的他身上。
找工作时候的处处碰壁成了压垮邱成的最后一根稻草,支撑邱成前行的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高傲心气被一击即碎。
他开始研究起考公,可没了应届毕业生的王牌身份,邱成能报考公务员可选择的岗位少之又少,偏远的地区和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让他不甘屈服。
他决定先考研再考公,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更需要面对面对两次人生大考结果的勇气。
还在路上的邱成,不止一次后悔,如果当初选择“一步到位”,是不是就不用经历如今这么多的坎坷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有了“求学历不如走体制”的意识,这也就回到了我们开头,为什么今年考研人数骤降,而考公之势节节升高。
小萌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刷行测题,申论的素材积累本比期末的复习书还厚,就算在宿舍举着手机也要集集不落地看完每晚的新闻联播。
不再去纠结考研和工作,一门心思地锚定毕业就考公,是她为自己人生规划的未雨绸缪。
滴水能穿石,而她的超前奔袭,也的确让她一次上了岸。
然而,回头看,这些年轻人的被迫选择,难道不是一种可悲吗?
我们早已忘了学习的意义,只把学业的佐证当做终极目的,把跳动的工资当成学习的全部价值。
那些因着学历进阶而收获的成长和知识,那些在大学课堂上看到的风景和眼界,不才是我们该收获的宝藏吗?
那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解构重塑的自我意志,那些博闻而自省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才是我们该追求的吗?
图源:《亲爱的学弟学妹》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但你说,这道理年轻人不懂吗?
闯尽天涯,屠龙的少年在千山万壑中回身,才终于发现自己渺小地可怜。
或许,放弃学历,清醒地上岸,也只是年轻人一种无奈的妥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