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又有新动作。日前,清华大学发布通知称,自2024年1月1日起,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引发社会关注。
作为顶级高校双子星,清北的“互相串门”,颇具示范价值。一来共享教育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二来深化学术交流,实现强强联合。正如清华大学表示,与北京大学实现人员畅行互通,是长期以来两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对推动两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小进步背后,蕴藏着大期待。据了解,畅行互通的范围为在职教职工和学生,只是在高校内部实现了自由流动。而在过去一年,大学开放的话题,已引发数轮讨论。前不久,北大副教授要“跨栏”进出校门,就曾掀起不小的舆论热潮。清北“互相串门”,让人们想象着一种更普惠的“畅行互通”。
大学开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一些高校的“闭门谢客”之所以引发争议,问题便在于此。对于背后的管理难题,公众并非不能理解,人们难以接受的,其实是不合时宜的管控依赖,是“应开不尽开”的封闭思维。现在回过头看,当初关于校园安全和承载力的担忧,对大部分高校来说都并非无解,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数据也显示,在教育主管部门发文或发声的地区,大学发布校园开放政策的平均比例为55.22%,而其他地区的则为39.92%。从实际开放校园的情况来看,二者分别为67.83%和51.46%。更不必说,在几起标志性的相关事件中,舆论都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作用。
“一步到位”不太现实,但高校也顺应渐进式开放的趋势,多一些主动作为。如果说,关于“该不该开”已不存在多少异议,一些高校也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有效经验,那么,现在也是时候讨论,应该开放到何种程度了。早在1999年的 法中,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就被确立了下来,在新的背景下,高校也不妨重新思考这一议题,做好校园开放的“后半篇文章”,这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应有之义。
值得欣喜的是,清华和北大都作出了表率:清华将依托演出及剧场资源,组织校外观众参与“艺术公开课”等活动,北大也表示会在周末和寒假期间开放校内冰场。高校作为学术高地,其思想和资源的外部性,还有待进一步释放,甚至是打破物理局限。如学者郭骥认为,大学博物馆的社会化、大众化很有必要,上海大学博物馆的活动并不依赖自有建筑空间,而是链接了博物馆与校园、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社会。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广义的“开放”呢?
诚然,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有其运行逻辑,应当享有一定的自治空间。然而,这绝不是垒筑高墙、“不推就不动”的理由。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开放,更能“成其大”;与社会充分碰撞的包容,更可“彰其学”。
[作者]高维
南方评论